《阿细跳月》教学设计 课题 名称 《阿细跳月》 版本 册次 人民音乐-出卷网-六年级下册 单元 章节 第 2 课 教材分析 《阿细跳月》是人音版六年级下册第 2 课《月下踏歌》中的一首聆听 作品。这是一首以云南彝族民间音乐为素材创作的民乐合奏曲,其旋律 活泼跳荡、富于动感、特色鲜明,表现了彝族阿细人月下踏歌欢庆节日 的热闹场面。 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在身心发展上已经到达了一个相对稳定和成熟的阶 段,他们对外部世界的感知和认知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在音乐方面, 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在情感表达和审美体验上也有了 更高的要求。他们开始能够理解和感受音乐作品中的情感变化,也能够 通过音乐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彝族音乐《阿细跳月》,了解彝族音乐风格,培养学生热 爱民族音乐文化。 2.欣赏主题旋律,能够听辨乐曲中各种乐器的音色,学习五拍子, 掌握“跳月”基本节奏型,学习“跳月”基本舞步。 3.感受乐曲四五拍的韵律,并能用声势动作参与表现。 4.感受彝族人民月下欢庆的民俗风情,树立非遗文化保护意识,理 解传统艺术在现代传承中的价值。 教学 重点 混合拍子的感知与表现、主奏乐器的音色辨识。 教学 难点 四五拍的节奏稳定性、变化重复手法对音乐层次的影响。 教学 准备 西沃白板(虚拟数字人、动态图谱、蒙层、计时器、乐器)、民乐合奏《阿 细跳月》音频/视频、投屏手机。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激趣导入 1.播放数字人"阿力"的欢迎视 频。 2.创设"非遗守护者"情境,发布 任务:需要集齐 4 枚月神徽章, 守护非遗文化。 1.观看视频,与 数字人互动。 2.了解闯关任务 要求。 通过趣味化情 境激发学习兴趣, 明确学习目标。 整体感知 第一关:寻找失落的舞蹈密码 1.视频探究: 播放彝族阿细人舞蹈纪录片 片段,提问: ①舞蹈名称? ②舞蹈特点? 2.民乐欣赏: 聆听秦鹏章改编的民乐合奏 曲,讨论:情绪?主奏乐器? 3.互动:为乐器分类“找家”。 1.观看视频,回 答问题。 2.欣赏民乐合奏 曲,感受乐曲所 表达的情绪。 3.参与乐器分类 互动。 建立文化认知 基础,整体感受乐 曲,培养倾听与观 察能力。 感受主题旋律 第二关:破译节拍密码 1.图谱分析 动态图谱展示主题旋律,学 生画旋律线并拍击节奏,发现四 五拍结构。 2.声势创编 小组任务:创编四五拍声势 律动 ,计时 2 分钟,投屏展示。 3.教师示范 对比两组基本舞步动作分析 异同。 1.观察图谱,模 仿拍击。 2.小组合作创编 动作 3.展示并互评 。 突 破 节 奏 难 点,培养协作能力。 学唱主题歌曲 第三关:挑战黄金旋律 1.歌词学唱 教师范唱带歌词的主题旋 律,西沃课堂乐器教唱衬词,学 生接龙演唱。 2.加速挑战 逐步加快演唱速度,体验彝 族舞蹈的奔放情绪。 模 仿 学 唱 旋 律 参 与 速 度 挑 战 发展音乐表现 力,体验乐曲情绪。 聆听并表现 第四关:追踪重复的奥秘 1.全曲聆听 计数主题重复次数,讨论为 何不单调? 图谱对比 感受速度、力度、配器的变 化。 综合表现 边听边演:模仿乐器演奏动作, 合奏及尾声拍手拍桌,强化力度。 1.聆听计数重复 次数。 2.分析音乐变化 重复特点。 3. 参 与 音 乐 表 现。 深 化 音 乐 理 解,培养审美能力 文化体验 月光庆典:全体跟随虚拟数字人 一起月下踏歌,欢乐起舞。 模仿基本舞步, 自由表现。 文化体验,情 感升华。 总结拓展 1.播放非遗视频,提出非遗保护 倡议 。 2.作业布置: ①调查家乡一项非遗;②教家 人跳“跳月”基 本舞步。 观 看 非 遗 视 频。 2.记录作业。 延伸课堂,践行 传承。 板书设计 阿细跳月 民乐合奏 热烈欢快(
课件网) 认 识 主 奏 乐 器 帮乐器找家 创编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