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河南普通高校招生选择性考试冲刺押题卷(六) 地 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上,在规定的位置贴好条形码。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人口增长包括自然增长与人口迁移,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及变化影响人口增长。下图为我国两个不同时段的人口增长格局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1.与2000-2010年相比,2010-2020年人口增长率增大的是 A.川 B.黑 C.赣 D. 本 2.京津沪人口净增长率变化的原因有 ① 产业升级 ② 环境恶化 ③ 经济衰落 ④ 产业转移 A.① ② B.② ③ C.③ ④ D.① ④ “光储充”一体化充电站通过集成光伏发电系统、储能系统(用大容量也池将电能适时储存与放出)和智能充也系统,实现新能源汽车便捷、绿色充电,应用前景广阔。“光储充”一体化充电站还能在不同时段利用不同价格的电网电力,可以缓解也网供电压力。下图为我国某“光储充“一体化充电站运行模式示意图,该图反映出各时刻电力”供给-支出“的平衡状态。据此完成3~5。 3.图中代表汽车充电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4.目前我国“光储充”一体化充电站分布还较少的主要原因是 A.技术不成熟 B.建设成本高 C.适建土地少 D.市场需求少 5.最适宜建设“光储充”一体化充电站的是 A.市中心住宅小区 B.废弃工业用地 C.高速公路服务区 D.城市干道交汇处 传统道路常用不透水材料,易增加内涝风险;海绵型道路采用透水材料和绿化措施,能吸收、带留和净化而水。在道路建设中,海绵型道路建设需因地制宜,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涉及多方面措施,如透水铺装、选择根系发达的植物等。据此完成6~7题。 6.海绵城市建设实现雨水自然管理的关键措施是 A.增加城市绿化面积 B.采用绿色基础设施 C.提高排水系统效率 D.加强水资源的管理 7.在道路建设中,选择根系发达植物的主要原因是 A.提高植被的覆盖率 B.增强景观环境效果 C.增加土壤渗透效应 D.减少植物养护成本 下图为黄河某河段水系图,图中十条支流呈平行状注入黄河,这些支流上游沟壑纵横,高含沙量的暴雨洪水频繁发生;中游库布齐沙漠横贯东西;下游是冲积平原,水流缓慢。该地区受风力(春季最强)与流水(夏季最强)交互作用的影响,中下游河道形态会发生季节变化,同时也会使库布齐沙漠扩大。为此,当地在治理库布齐沙漠时,提出“锁住四周、渗透腹部,以路划区、分割治理“的治沙思路,目前已取得了成功。据此完成8~9题。 8.图示黄河支流中下游河道从春季到夏季的变化特征是 ① 河谷先变窄后变宽 ② 河谷先变宽后变窄 ③ 河床先降低后升高 ④ 河床先升高后降低 A.① ③ B.② ③ C.② ④ D.① ④ 9.库布齐沙漠治理“先锁住四周,再渗透腹部”主要影响因素是 A.水分 B.风力 C.交通 D.地形 细四锋是由冷锋赶上暖锋或是两条冷锋迎面相遇,把暖空气抬到高空而形成的新锋面,在我国北方地区活动频繁。下图为北半球波动性气旋中钢四锋形成演化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10~12题。 10.图示错囚锋形成原因是 A.两条冷锋迎面相遇形成的铜囚 B.冷锋追上暖锋形成的铜囚 C.两条暖锋迎面相遇形成的钢囚 D.锋面受山脉阻挡形成钢囚 11.我国北方钢囚锋发生频率最高的月份是 A.3-5月 B.6-8月 C.9-11月 D.12-次年2月 12.甲处该时段的天气特点是 A.风和日丽 B.冰雪箱冻 C.秋风萧瑟 D.阴雨连绵 岱崗地貌是我国五大岩石地貌景观之一,由于该地貌在山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