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历史 / 高教版(2023) / 中国历史 / 第八单元 辛亥革命与民国初年的社会 / 第17课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 编号:23147643

第17课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课件(共22张PPT)2024-2025学年中职《中国历史》(2023高教版)

日期:2025-10-26 科目:历史 类型:课件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民主革命,资产阶级,革命,孙中山,建立,中国
预览图 9
历史 历史
(课件网) 第八单元 辛亥革命与民国初年的社会第17课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 一 武昌起义 二 中华民国的建立 三 第17课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1894年 1912年3月 1911年10月10日 狭义的辛亥革命 广义的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的界定 “辛亥”,按中国传统的用于干支纪年的方法,在这里就是指武昌首义发生的1911年。 狭义的是指1911年的武昌首义和各省响应。 广义的可以包括从1894年兴中会成立到袁世凯成为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的成果落到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手中。 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全过程。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 一 1、清政府的自救运动 《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民族危机更加严重,推翻清朝的封建统治成为大势所趋。 (1)清末新政(1901—1906) 编练“新军”,鼓励发展工商业,废科举、办学堂,改革官制等。 主要内容: 由于政权掌握在腐败无能的权贵手中,这些“新政”并未达到稳定统治的目的。 结果: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 一 1、清政府的自救运动 (2)预备立宪(1906—1911) 过程 ①1906年9月,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 ②1908年8月,清政府颁布《钦定宪法大纲》,作为制定“宪法”的准备。 ③1911年5月,清政府组织“皇族内阁”。 在整个内阁13名成员中,满族和蒙古族占9人、皇族占5人,剩下4名汉人并非拥有最重要的实权。 汉官离心,立宪派失望,越来越多人认识到:只有推翻这个政府,中国才有希望。 影响 政权依旧由满族人掌握,尤其是皇族掌握,未能实现真正的民主。立宪派对清政府彻底绝望,转而倾向革命。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 一 2、革命派的努力 思考: 简单叙述孙中山等革命派为挽救民族危亡做了哪些努力? (1)孙中山走上革命道路,建立兴中会 他在学生时代就非常关心国家大事,经常和同学讨论时局。曾上书李鸿章,陈述治国大计,但遭冷遇。 甲午战争爆发后,孙中山深知改良道路不能挽救国家,于1894年11月在檀香山组织兴中会,走上革命道路。 (2)民主革命团体如雨后春笋,纷纷出现。华兴会、光复会 在入会誓词中,孙中山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的革命主张,决心推翻清朝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这是中国资产阶级第一个革命团体。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 一 2、革命派的努力 (1)孙中山走上革命道路,建立兴中会 (2)民主革命团体如雨后春笋,纷纷出现。华兴会、光复会 (3)成立中国同盟会 ①成立:1905年8月,孙中山与黄兴等人在日本东京创建中国同盟会。孙中山被推举为总理。 ②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③机关刊物:《民报》【发刊词提出: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 ④性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性质的全国性革命政党 进步性:①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②推动了民主革命的迅速发展,成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局限性:没有明确提出反帝要求,也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 一 2、革命派的努力 (1)孙中山走上革命道路,建立兴中会 (2)民主革命团体如雨后春笋,纷纷出现。华兴会、光复会 (3)成立中国同盟会 三民主义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民族主义 推翻清政府统治 创立民国 民权主义 推翻帝制,建立 资产阶级共和国 平均地权 民生主义 解决土地问题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 一 2、革命派的努力 (1)孙中山走上革命道路,建立兴中会 (2)民主革命团体如雨后春笋,纷纷出现。华兴会、光复会 (3)成立中国同盟会 (4)与改良派展开思想论战,宣传革命思想 同盟会成立后,随即与康有为、梁启超等改良派展开思想论战,大力宣传革命思想。 维新派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