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 / 其他版本 / 一年级上学期 / 编号:23495413

2024—2025学年人音版(2024)音乐一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爱劳动 能力进阶 《音的高低》教案(表格式)

日期:2025-09-25 科目:小学音乐 类型:教案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学生,音乐,音高,教师,变化,声音
预览图 5
小学音乐 小学音乐
《音的高低》教案 学科 小学音乐 年级册别 一年级上册 共1课时 教材 人音版 授课类型 新授课 第1课时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音的高低》是人音版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材中一堂重要的基础课程。它为学生打开音乐世界的大门,引导孩子们认识音乐的基本要素。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游戏和探索中感知音的高低变化,培养基本的音乐听觉能力。本课程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相连,为后续音乐学习奠定扎实基础。 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小朋友正处于天真活泼的年龄阶段,他们对音乐充满好奇和热情,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较强的模仿能力。孩子们喜欢通过游戏方式学习新知识,但注意力持续时间较短,抽象思维能力尚待发展。他们的音乐基础参差不齐,有些孩子已经接触过乐器,有些则缺乏音乐启蒙。基于这些特点,教学设计注重形象直观、生动有趣,通过多样化的感知活动和游戏化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建立对音高的认知。 课时教学目标 审美感知 1. 学生能够敏锐地感受并准确分辨不同音高的变化,培养良好的听觉辨别能力,例如在听到不同音高的音符时能迅速做出反应。 2. 学生能在多种音乐情境中,感受音高变化带来的不同情绪和氛围,如激昂的高音带来振奋感,低沉的低音带来沉稳感。 艺术表现 1. 学生能够运用声音或身体动作生动地表现出音的高低变化,展现对音乐的理解,像用高音模仿小鸟欢快鸣叫,用低音模仿大象沉重脚步。 2. 学生能在小组合作中,共同用声音和动作表现音高变化,增强团队协作和音乐表现力。 创意实践 1. 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发现、收集不同音高的声音,并尝试创造性地表现出来,比如收集水滴声、汽车喇叭声等进行创作。 2. 学生能将收集到的声音进行组合,创作出简单的音高变化序列,发挥创新思维。 文化理解 1. 学生能够认识到音的高低是音乐表现力的重要元素,理解其在音乐表达中的作用,明白不同音高组合能创造出不同音乐风格。 2. 学生能了解不同文化中对音高运用的特点,拓宽音乐文化视野。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 引导学生通过听觉、视觉、触觉等多种感官体验,准确感知和区分音的高低差异,如听钢琴音高,看音高示意图,用身体动作感受。 2. 让学生掌握用声音和动作表现音高变化的方法,提高音乐表现能力。 3. 使学生认识到音高在音乐中的重要性,培养对音乐基本要素的关注。 难点 1. 培养学生准确分辨相近音高的细微差别,建立清晰的音高概念,比如区分相邻半音的音高。 2. 帮助学生将音高感知转化为创造性的音乐表达,鼓励创新思维。 3. 针对不同音乐基础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理解和掌握音高知识。 教学方法与准备 教学方法 游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示范法、探究法、合作学习法 教具准备 钢琴、多媒体设备、音高示意图、动物图片卡片、音频素材、小手示意卡片、教学挂图、奖励贴纸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 温馨的课堂问候 (1) 教师以亲切和蔼的语气,面带微笑地对学生说:“亲爱的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要带大家一起去一个超级美妙的声音世界探险,你们准备好了吗?”用充满激情的话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 当学生齐声回应后,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如“哇,大家的声音都好响亮,看来都已经迫不及待啦!”进一步营造欢快的课堂氛围。 (3) 教师通过眼神与每一位学生交流,确保每个学生都感受到老师的关注和热情,让学生更快地融入课堂。 (4) 教师可以适当做一些有趣的肢体动作,如张开双臂、跳跃等,增强与学生的互动和亲近感。 (5) 教师再次强调本次探险的神秘和有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比如“这个声音世界里有好多好多神奇的声音在等着我们,说不定还有惊喜哦!” (6) 教师引导学生一起喊出探险口号,如“声音世界,我来啦!”让学生更有参与感。 (7) 教师观察学生的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