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空气和氧气 第二单元 空气和氧气 基础诊断卷 时间:45 min 满分:100 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 3 分) 1,空气炸锅是厨房电器的一种,其原理是利用循环的热空气流加热食物。在空气炸锅内循环 的气体中含量最多的是( ) A. 氮气 B. 氦气 C. 氧气 D. 二氧化碳 答案:A 解析:空气炸锅内循环的气体是空气,空气中各成分的含量按体积计算为氮气约占 78%,氧气 约占 21%,稀有气体约占 0.94%,二氧化碳约占 0.03% ,其他气体和杂质约占 0.03% ,因此, 空气炸锅内循环的气体中含量最多的是氮气。故选 A。 2,对物质进行分类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方法。以下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石经寺清澈的山泉水 B. 秦始皇陵遗址上的千年夯土 C. 烽火台上清新的空气 D. 试管里的冰水混合物 答案:D 解析: 物质 组成成分 是否属于纯净物 石经寺清澈的山泉水 含有水和多种可溶性杂质 否 由土壤夯实而成,包含矿物 秦始皇陵遗址上的千年夯土 否 质、有机质等多种成分 烽火台上清新的空气 含有氮气、氧气等多种物质 否 试管里的冰水混合物 由水一种物质组成 是 22/196 第二单元 空气和氧气 3,“实验室用 H O 、MnO 制取 O ”涉及的实验装置及操作不正确的是( ) A. 装入 MnO B. 制备 O C. 验满 O D. 收集 O 答案:B 解析:向试管中装入粉末状固体试剂时,为避免试剂沾在管口或管壁上,可先将试管横放,把 盛有试剂的药匙(或用小纸条折叠的纸槽)小心地送至试管底部,然后把试管直立起来,A 正 确。图中长颈漏斗的末端没有伸入液面以下,会导致生成的氧气从长颈漏斗中逸出,B 错误。 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说明氧气已集满,C 正确。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大,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D 正确。 4,空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宝贵资源,空气质量关乎人体健康。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空气中氮气的质量分数约为 78% B. 二氧化碳是空气污染物之一 C. 增高工厂的烟囱可以改善空气质量 D. 空气污染指数越低,空气质量越好 答案:D 解析: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78% ,不是质量分数,A 错误;二氧化碳是空气组成成分 之一,不是空气污染物,B 错误;增高工厂的烟囱,污染物并没有被处理,不可以改善空气质 量,C 错误;空气污染指数越低,空气质量越好,D 正确。 23/196 第二单元 空气和氧气 5,拉瓦锡利用如图实验装置研究空气成分,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 A. 实验中使用的试剂汞都是为了消耗空气中的氧气 B. 将曲颈甑中的汞换成木炭不会影响测定结果 C. 剩余气体不支持燃烧,则说明空气为混合物 D. 结束加热后立即测量玻璃钟罩中汞柱上升高度,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答案:C 解析:曲颈甑中的汞在加热的条件下与氧气反应,生成红色粉末,目的是消耗反应容器中的氧 气;汞槽中的汞是为了隔绝空气,不会消耗氧气,A 错误。木炭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 碳,二氧化碳在常温下是气体,化学反应前后,装置内压强的变化不大,无法测定空气中氧气 的含量,B 错误。空气中氧气与汞反应,氧气能支持燃烧,剩余气体不支持燃烧,说明空气中 至少含有 2 种物质,即空气为混合物,C 正确。结束加热后冷却至室温,再测量玻璃钟罩中汞 柱上升的高度,得到的数据才准确,D 错误。 6,在化学实验探究过程中,要仔细观察、正确记录实验现象,分析现象得出结论。下列有关 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烟 B. 石蜡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C. 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24/196 第二单元 空气和氧气 D.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答案:D 解析: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A 错误;石蜡在氧 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是实验结论而不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