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3.2 认识立体图形(2)》教学设计 课题 认识立体图形(2) 单元 第三单元 学科 数学 年级 一年级 教材分析 “比一比”呈现了几个小朋友在交流立体图形特征。一个小朋友说 “长方体是长长的” ,另一个说“正方体是方方正正的”,还有小朋友提到“球是圆圆的”。最后有个小朋友问“还可以比较哪些图形”。通过这种对话场景,引导学生观察、描述长方体、正方体、球等立体图形的特征,激发学生进一步思考其他可比较的图形,帮助学生建立对立体图形的初步认知。课堂活动环节“我说你拿”。图中一个小朋友蒙着眼睛,另一个小朋友发出指令“拿出”(代表正方体),让蒙眼的小朋友从袋子里拿出对应的立体图形。该活动旨在让学生通过听指令拿取图形的方式,在实践操作中巩固对立体图形的认识,强化对图形特征的理解和记忆,提升学生对立体图形的辨别能力。 学习目标 1.学习目标描述:能直观描述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这些立体图形的基本特征,感知它们的区别。2.学习内容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基础上来进行教学的,教材运用卡通插图和对话场景,符合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占主导的认知特点。用生动的人物对话引出图形特征,以趣味活动引导学生参与,增添学习趣味性与互动性,降低知识理解难度。本节课以直观形象的方式引导学生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球等立体图形。通过 “比一比” 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图形特征,如长方体长长的、正方体方方正正的、球圆圆的;“我说你拿” 课堂活动则是在实践操作中强化学生对图形的认知,借助指令拿取对应图形,将图形特征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技能。本节课是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领域的起始内容,为后续学习更复杂的立体图形(如圆柱、圆锥等)及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奠定基础。3.学科核心素养分析:通过观察立体图形的形状、大小等基本特征,培养观察能力和细致入微的注意力。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和好奇心,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 体会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加深对立体图形特征的认识与理解。 难点 感知立体图形的区别。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们,之前我们认识了一些立体图形。大家想一想,都有哪些呢?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师:对啦,有长方体、正方体、球。那它们都有什么特点呢?课件出示:连一连。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完成连线。师:小朋友们表现都很棒!之前我们认识并了解了这些立体图形的特点,那它们之间还有哪些不同和相同之处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深入比一比这些立体图形,看看能不能发现更多有趣的知识。 学生自由说说。学生自由说说。 引导学生回忆已学知识,唤醒大脑中关于长方体、正方体、球等立体图形的认知,为后续深入学习搭建知识基础,同时让学生快速进入课堂学习状态。抛出“它们之间不同和相同之处”的问题,制造认知冲突,激发学生好奇心与探究欲,自然引出本节课深入比较立体图形的主题。 讲授新课 任务一:比一比师拿出长方体教具,问:小朋友们,看这个长方体,它看起来是什么样子的呀?师拿出正方体教具,问:这个图形和长方体有什么不一样呢? 师:转动一下长方体和正方体,看看你还有什么发现?师:大家有什么发现?谁来说说?师:关于比较长方体和正方体,你还有哪些补充?师:是的,这是长方体里特殊的一种形状。我们能不能看见一个方方正正的面就确定这个图形是正方体呢?师:那么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师:小朋友们,你们观察的真仔细!通过比较,我们知道了长方体和正方体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师拿出球和正方体的教具,提出:球和正方体一样吗?师:它们有什么不同? 师:它们还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