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1 世界的气候 教学设计 课 题 世界的气候(第1课时) 人教 七年级上册 4单元 第4节 新课标 要求 1.阅读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描述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特征; 2.结合实例,说明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对气候的影响。 核心素养 目标 1.能够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区域认知) 2.能够举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对气候的影响。(综合思维) 3.能够举出日常生活的实例,说明气候对人类生活和生产的影响。(人地协调观) 学习 重难点 教学重点 运用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初步学会阅读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图,建立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的空间概念。 教学难点 阅读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描述气候特征,掌握分析气候特征的方法。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在前面学过多变的天气、气温和气温的分布、降水和降水的分布这些气候相关知识,为本节课学习奠定了基础,教师明确指出要观察的地理要素后,七年级的学生能很好的完成要求,观察能力较好。但学生对整个世界的气候类型和分布状况等了解较少,在头脑中没有形成一个完整概念,学生单独的分析和归纳能力有限。 教学辅助 课件、多媒体 教学过程 学习任务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学习任务一 导入 【视频引入】 播放疯狂动物城途径世界各地的视频,引入教学内容 。 观看视频,欣赏世界各种类型的气候景观。能够有效吸引学生,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主动探索新知,激发学习兴趣。 学习任务二 气候的地区差异 1.气候的两大要素 气温和降水 知识链接:一个地区的气候特征用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来表示。 2.依据不同的气温,可以用“寒冷、炎热、高温、温和”等词来描述;降水可以用“多雨、少雨、干燥”等。具体情况如下: 3.判读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 第一步:读气温曲线图,分析一地的冷热状况。 该地最冷的月份(1月)平均气温在10℃以上,最热的月份(7月)平均气温在23℃以上。由此得出:该地冬季温和,夏季炎热。 第二步:读降水量柱状图,分析一地的干湿状况。 该地降水量12、1、2 月在100mm以上, 6、7、8 月在30mm以下。由此得出:该地冬季多雨,夏季少雨。 第三步:综合分析一地的冷热状况和干湿状况概括该地的气候特征。 4.小练习:比较A地和B地的气候差异。 方法归纳:气候特征的表述方法 一般情况下,气候特征的表述方法为:“时间” +“气温特征”+“降水特征” 在“时间”的表述上,可分为两种情况: ① 季节变化不大:表述为“全年”或“终年”。 ②季节差异大:分为“夏季”和“冬季”两个时段。 如图某地,气温和降水均有季节差异,可以这样描述: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柯本和他的气候分类法 柯本,德国人,世界著名气象、气候学家。他最突出的 贡献是创立柯本气候分类法。柯本对世界温度带的分布,以及温度和降水的年变化有着深入的研究,并且洞察了世界植被的分布与气温、降水之间的关系。1936年,柯本在《气候学手册》公布了正式的气候分类法,即柯本气候分类法。 柯本以植被分布为基础,以气温和降水量为指标,将全球气候分为5个主要气候带,热带气候、干旱气候、温和气候、冬寒气候和极地气候。各气候带又划分为不同的气候类型。柯本的气候分类法,成为以后许多气候分类的基础,在各国广泛使用。我们所学习的气候类型,就是以柯本气候分类法为基础,并考虑适当成因划分出来的。 学习任务三 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 认识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 读图,完成下表。从纬度位置来看,主要分布在热带、温带、寒带的气候类型分别有哪些? 认识热带气候 (1)热带雨林气候 分布:在赤道附近,大致在南北纬10°之间,如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和马来群岛等。 特点:全年高温多雨 植被:热带雨林 (2)热带草原气候 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的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