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 / 统编版(部编版)(2024) / 一年级上册(2024) / 第三单元 养成良好习惯 / 本单元综合与测试 / 编号:23955416

2025-2026学年小学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人教版(2024)《第三单元·养成良好习惯》大单元设计 教案

日期:2025-09-24 科目:小学政治 类型:教案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生活,学生,习惯,通过,单元,健康
预览图 2
小学政治 小学政治
《第三单元·养成良好习惯》大单元设计 一、教学背景分析 课标要求: 本单元内容依据《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入学适应教育”与“健康安全生活”学习主题展开,面向小学一年级学生。课标强调低年级应聚焦儿童生活实际,围绕“我与自我”“我与家庭”“我与学校”等关系领域,帮助学生建立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规则意识和健康行为习惯。本单元紧扣“养成良好习惯”这一核心,通过引导学生认识作息规律和饮食卫生的重要性,落实“健康生活”素养目标。学业质量标准指出,第一学段学生应能在成人指导下形成初步的时间管理意识,具备基本的个人卫生习惯,并能表达对健康生活方式的理解。核心关键词包括:规律作息、自我照顾、卫生习惯、责任意识、健康行为。 教材分析: 本单元选自人教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包含第9课《作息有规律》和第10课《吃饭有讲究》,共四个课时。教材以儿童真实生活情境为切入点,采用图文结合、儿歌童谣、对话交流等形式,贴近低龄儿童认知特点。第9课从“早睡早起好”入手,引导学生反思自身睡眠时间,理解充足睡眠对身体和精神的影响;通过“我能一个人睡”的话题,鼓励学生克服怕黑心理,逐步实现独立就寝;最后以“早睡早起小妙招”总结实用策略,如请父母提醒、使用闹钟、开小夜灯等,体现解决问题的过程。第10课则围绕“饭前要洗手”展开,借助七步洗手法图示和儿歌强化记忆,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并拓展到吃饭时的其他卫生习惯,如不挑食、细嚼慢咽、饭后漱口等,构建完整的饮食健康观念。两课内容由“睡眠”到“饮食”,均由生活习惯切入,层层递进,共同指向“学会自我照顾”这一成长目标。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刚进入正式学习阶段,正处于从幼儿园自由活动向小学规律化生活过渡的关键期。他们在家庭中多依赖父母照料,生活自理能力较弱,作息时间普遍不固定,存在晚睡、赖床、饭前不洗手、边吃边玩等现象。部分学生因害怕黑暗或舍不得与父母分开而拒绝独自睡觉。同时,该年龄段儿童好奇心强、模仿能力强,易于接受儿歌、游戏、故事等生动形式的教学内容。他们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能够描述自己何时睡觉、吃什么饭,但缺乏系统认知和主动调节行为的意识。因此,教学需立足于学生真实生活体验,通过具体可操作的方法指导和积极正向的情感激励,帮助其将外在要求转化为内在需求,逐步建立稳定的行为模式,提升自我管理能力。 内容分析: 本单元属于“健康安全生活”学习主题下的“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板块,旨在培养学生基本的生活技能和健康意识。根据课标中“学习任务群”的要求,应创设真实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在观察、讨论、实践中学做生活的小主人。第9课重点在于唤醒学生对作息规律的关注,理解“早睡早起”不仅是时间安排问题,更关乎身体健康与白天的精神状态。教材通过小朋友之间的对话呈现典型晚睡原因(如看书入迷、聊天兴奋),引发共鸣;再以“我能一个人睡”回应儿童常见的心理障碍,提供渐进式适应建议(家人陪伴→习惯形成→独立入睡);最后通过小组讨论“小妙招”,激发学生自主思考解决办法,体现从认知到行动的转化过程。第10课聚焦饮食卫生,突出“饭前洗手”的必要性,利用七步洗手法图解使抽象动作具象化,便于模仿练习;儿歌“小手是个宝,做事很灵巧。饭前要洗手,千万别忘了。”朗朗上口,利于记忆传播;并通过提问“吃饭时还要注意哪些卫生习惯?”引导知识迁移,拓展学习边界。两课均强调家校协同,倡导家长参与和支持,确保习惯养成的连续性和实效性。 学习目标: 1. 我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自己每天几点睡觉、几点起床,并判断是否做到了早睡早起,说出这样做的好处(如白天有精神、不迟到)。 2. 我能在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