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 / 统编版(部编版)(2024) / 一年级上册(2024) / 第三单元 养成良好习惯 / 第9课 作息有规律 / 编号:23955420

统编版一年级上册3.9《作息有规律》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日期:2025-09-24 科目:小学政治 类型:教案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
预览图 3
小学政治 小学政治
课题: 第9课 作息有规律———我能一个人睡 & 早睡早起小妙招 一、教学背景分析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承接第一课时“早睡早起好”,聚焦儿童独立睡眠的心理障碍与解决策略。教材通过两个小朋友的对话引出话题:“妈妈说,我长大了,可以一个人睡了。”“我早就自己睡了……”展现同伴榜样力量。另一幅图中,孩子站在床边对妈妈说话,旁白提示“先让家人陪一会儿,几天就习惯了……”,提供了渐进式适应的具体方法。随后进入“早睡早起小妙招”环节,呈现四个孩子围坐讨论的情境:有人提议“请小闹钟来帮忙”,有人分享“我们开会儿小夜灯,这样就不怕黑了”,还有人说“我请爸爸来喊我”。这些内容贴近儿童心理,强调方法的多样性和可操作性。配套儿歌“爸妈教我早些睡,闹钟叫我按时起。生活学习有规律,健健康康真神气!”将核心理念融入韵律之中,便于记忆传播。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正处于心理依恋向独立发展过渡的关键期。许多孩子虽已具备独自睡觉的身体条件,但因害怕黑暗、担心怪物、思念父母等原因仍与父母同睡或需要陪伴入睡。他们渴望长大、成为“大孩子”,又害怕独自面对夜晚的孤独感。这种矛盾心理普遍存在。同时,该年龄段学生喜欢模仿同伴行为,容易受榜样影响,也乐于接受具体工具(如闹钟、夜灯)的帮助。因此,教学应充分尊重儿童心理特点,避免简单说教,而是通过共情理解、榜样示范、方法指导等方式,帮助他们建立安全感和自信心。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勇敢独睡挑战卡”、模拟小闹钟道具、可调节亮度的小夜灯实物、轻柔助眠音乐播放器;收集班级中已有独立睡眠经验的学生案例,提前征得家长同意后用于课堂分享;准备“星星贴纸”作为激励奖励。 教法学法: 采用情境体验法、榜样激励法、问题解决法和合作探究法。通过讲述真实故事、展示实用工具、小组讨论妙招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解决方案,在安全支持的氛围中逐步建立独立意识。 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理解“一个人睡”是成长的表现,敢于表达自己的恐惧,并学会使用有效方法克服怕黑等心理障碍。 教学难点: 如何真正缓解学生的夜间焦虑情绪,避免口号式鼓励造成心理压力;如何针对不同性格特点的学生提供个性化建议,确保方法的适用性和可持续性。 教学方法: 情境体验、榜样示范、合作探究 教具准备: 小闹钟、小夜灯、挑战卡、音乐播放器、贴纸 二、学习目标 1. 我能说出自己是否已经一个人睡觉,以及不愿独自睡觉的原因(如怕黑、怕鬼、想妈妈)。 2. 我能了解几种帮助早睡和独立入睡的小方法(如开小夜灯、请家人陪伴一会儿、使用闹钟)。 3. 我愿意尝试一种适合自己的助眠方法,并在家中进行三天实践,记录感受。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敢于表达独自睡觉的担忧,掌握至少两种助眠方法 难点: 真正缓解夜间焦虑,愿意迈出独立睡眠的第一步 四、教具准备 小闹钟、小夜灯、挑战卡、轻音乐、贴纸 五、教学过程 第一阶段:直面内心,接纳情绪 活动一: 你是一个人睡吗? 一、开启话题,鼓励表达。 (1)、温和提问,营造安全氛围。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聊到了早睡早起的重要性,今天我们要继续探讨一个和睡觉有关的话题———我能一个人睡”。老师想问问大家:你现在是跟爸爸妈妈一起睡,还是有自己的小床、一个人睡呢?如果你愿意分享,请举起你的小手。老师看到好多同学都举手了,有的说“我一直一个人睡”,有的说“我和妈妈一起睡”,还有的说“我有时候自己睡,有时候要妈妈陪着”。这些都是很正常的现象,没有对错之分。其实啊,很多小朋友在刚开始尝试一个人睡的时候,都会有一些担心和害怕,比如怕黑、怕房间里有奇怪的声音、怕做梦、或者就是特别想妈妈。这些感觉都是可以理解的,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来面对它们。 (2)、引导学生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