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测10 种群的数量特征及其数量变化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3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题组一 种群的数量特征 1.在农业生产中可以利用生物防治降低害虫的种群密度。如在南方茶园中,利用一种人工合成的化学诱饵,散发出类似雌性昆虫性外激素的气体,引诱雄虫前来从而掉在诱饵下的水盆中。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这种方法的直接影响是改变了昆虫的性别比例 B.这种方法可使害虫种群密度明显降低,其密度降低的直接原因是降低了种群的出生率 C.这种方法通过改变种群的性别比例来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进而影响种群密度 D.若该种群是具有趋光性的昆虫,可用黑光灯进行灯光诱捕来调查其种群密度 答案 C 解析 利用性引诱剂诱杀某害虫种群的雄性个体,直接改变了该种群的性别比例,A正确;该方法通过诱杀雄虫来降低种群密度,种群密度降低的直接原因是降低了种群的出生率,B正确;改变性别比例可影响种群的出生率,不会影响死亡率,C错误;对于具有趋光性的昆虫,可用黑光灯诱捕法调查其种群密度,D正确。 2.(2025·镇江高二期末)研究人员用不同方法调查不同生物的种群数量。下列方法选择不合适的是( ) A.通过记录动物的声音特征监测长臂猿种群的数量 B.农田某作物植株上蚜虫的密度可用样方法进行调查 C.调查长白山地区野生东北虎的数量常采用标记重捕法 D.通过采集并分析大熊猫的粪便调查秦岭保护区大熊猫的数量 答案 C 解析 动物的声音存在个体差异,成熟个体的声音特征往往可以长期保持稳定,可以通过记录动物的声音特征监测长臂猿种群的数量,A不符合题意;蚜虫的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农田某作物植株上蚜虫的密度可用样方法进行调查,B不符合题意;东北虎为濒危野生动物且攻击性较强,不适合采用标记重捕法调查,可以通过红外触发相机调查长白山地区野生东北虎的数量,C符合题意;不同个体具有的DNA不同,通过采集新鲜粪便,分析DNA数据,可调查大熊猫种群的数量,D不符合题意。 3.去除取样法是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之一,其原理是在一个封闭的种群中,进行随机捕获并去除,随着捕捉次数的增加,种群数量逐渐减少,因此每次捕获的数量逐次减少。以捕获累积量为横坐标,单位捕获量为纵坐标,其关系如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曲线与横坐标的交点可作为该种群数量的估计值 B.对于标记困难或捕获会影响动物健康的种群可采用该方法捕获累积量 C.对于跳蝻、蚜虫等活动能力差的种群,可采用此方法进行种群密度调查 D.对于多数种群,逐个计数非常困难,因此常用去除取样法等估算的方法 答案 C 解析 根据去除取样法的原理,得到如图所示的曲线,把曲线延长,与横轴的交点,理论上就是该种群的种群数量,A正确;标记困难或捕获会影响动物健康的种群,无法采用标记重捕法进行种群数量调查,可采用该方法捕获累积量调查种群数量,B正确;跳蝻、蚜虫等活动能力差、活动范围小,适宜用样方法进行种群密度调查,C错误;对于多数种群,逐个计数非常困难,用去除取样法可以逐次减少捕获数量,最终统计捕获累计数来估算种群数量,D正确。 4.(2025·重庆主城区七校高二联考)如图表示某自然保护区中,五种植物种群内部各级胸径个体所占的比例。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图中数据可通过样方法获取,操作中要随机取样 B.各胸径径级个体的比例可表示种群的年龄结构 C.径级较低群体中金钱槭占据竞争优势,数量较多 D.白辛树种群将走向衰退,应给予重点保护 答案 C 解析 样方法常用于植物和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如昆虫卵的密度、作物植株上蚜虫的密度、跳蝻的密度等),故图中数据可通过样方法获取,样方法操作中要做到随机取样,尽量提高实验数据的准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