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科学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2章 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 单元突破讲义与命题解密 单元目标聚焦 1、掌握金属特性与合金应用、金属腐蚀条件与防护;金属化学性质与置换反应;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与应用;金属的冶炼原来和方法;金属污染与回收意义。 2、理解有机物定义、合成材料和环保问题;掌握物质分类方法;建立材料发展的科学观与可持续理念。 3、掌握物质转化规律,了解生成盐的反应及发生条件,灵活运用物质的转化规律解决实际物质的生成。 知识图谱架构 教材内容精研 要点 重点归纳 常见易错点 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①物理性质 颜色:大多数金属的颜色为银白色或灰色,但金(Au)呈金黄色,铜(Cu)为紫红色。 状态:除汞(俗称水银)外,所有金属在室温下都是固体。 ②性质与用途: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另外还需要考虑价格、资源、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以及是否容易回收和对环境的影响等多种因素。 不了解金属的物理性质,只凭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 合金的概念和性能 ①定义:把一种金属跟其他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非金属)一起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就称为合金。 ②理解:合金具有金属共性;合金至少含有一种金属,可能含有非金属;合金一定是混合物;合金中各种成分保持各自原有的化学性质;合金为高温“熔合”而成,而非简单地“混合”;合金的形成过程是物理变化。 ③合金的性能:合金和组成其的纯金属相比较,硬度、强度一般更大;熔点更低;抗腐蚀性更好。 不理解合金的形成过程,合金是高温熔合的产物,属于混合物;不了解合金的性能。 金属的化学性质 金属+氧气→金属氧化物; 金属(金属活动性在氢之前)+ 酸 → 盐 + 氢气; 金属+ 盐 → 金属+盐。 ①不了解金属和氧气反应条件不同,反应现象不同,如铝常温下和氧气反应,镁和铁在氧气中燃烧,铜和氧气在加热条件下反应,金高温也不和氧气反应; ②忽视金属活动性顺序就判断置换反应进行。 金属活动性顺序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 ①金属的位置越靠前,金属活动性越强 ②位于氢(H)之前的金属能置换出稀盐酸、稀硫酸中的氢,生成氢气 ③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K、Ca、Na除外,它们过于活泼先和水反应) 注意:当有多个置换反应都能发生时,在活动性顺序中金属之间间隔远的,反应先发生。一个置换反应结束后,另一个置换反应才会发生。如在硫酸亚铁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锌粒,锌先和硫酸铜反应,反应完毕后,若锌有剩余,才和硫酸亚铁反应。 无法运用金属活动性顺序结合反应物的量判断反应进行的程度;忽视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实验方案的设计。 有机物 通常将含碳的化合物叫做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有机物大多含有C、H、O、N等元素。 注意:不是所有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如碳的氧化物、碳酸 、碳酸盐等化合物,由于它们在结构、组成、性质上都跟无机物相似,故将它们划分为无机物。 泛化有机物概念,认为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不了解有机物特征。 物质的分类 无法辨析混合物、纯净物、化合物、氧化物的概念,不清楚易错物质,如冰水混合物是纯净物、矿泉水是混合物等。 物质的转化 忽视反应发生的条件,不能灵活运用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忽视碱的生成及分解条件。 金属的冶炼 金属冶炼原理:金属冶炼就是要把金属从化合态变成游离态。 常见的金属冶炼方法:让碳(C)、一氧化碳(CO)、氢气(H2)与金属氧化物在高温下反应,夺取金属氧化物中的氧,从而得到金属单质。 如:C+2CuO 2Cu+CO2↑、CO+CuO Cu+CO2、 H2+CuO Cu+H2O、3CO+Fe2O3 2Fe+3CO2 忽视氢气还原氧化铜、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反应注意事项,如“氢气、一氧化碳早出晚归,酒精灯迟到早—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