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合格考仿真模拟卷(六)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地球有悠久的过去,还有着漫长的未来。生物的出现和进化只是其中的一小段,而人类的历史更是短 暂的一瞬,所以我们要珍惜生命,爱护动植物。据此回答1一2题。 1.按由老到新的年代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蕨类植物→被子植物→裸子植物 B.三叶虫→鱼类→恐龙 C.元古宙→古生代→太古宙 D.哺乳动物→爬行动物→两栖动物 器2.地球历史上两次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绝的时期是 你 A.古生代中期和古生代末期 B.中生代中期和中生代末期 良 C.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 D.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中期 地上2地而 山间河流 状河流 三角洲前缘 水体 外 第3~4题图 第5~6题图 植被的形态深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如图是某植物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3.该植被生长地区的自然环境最突出的特征是 A.干旱 B.湿润 C.寒冷 D.炎热 4.随着全球变暖,当地蒸发加剧,该类植被最可能发生的变化是 A.地上部分植株变高大 B.地上部分叶片变大 C.地下部分向更深处生长 D.地下部分缩小减少 扇三角洲是由邻近高地推进到稳定水体中的冲积扇。读图,完成5一6题。 紫 5.下列关于图中扇三角洲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一定发育在河流入海口②三角洲前缘沉积物颗粒较小( ③一般发育在河流出山口 ④三角洲前缘 河流搬运能力强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6.下列关于图中辫状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流量稳定 B.河道较浅 C河流不易改道 D.主要由地下水补给 原 如图是“北半球各纬度某时太阳辐射量分布图”,读图,完成7一8题 7.甲地太阳辐射量较多,主要原因可能是 ①纬度较低 ②距海近,降水多 ③晴天多 ④海拔低,大气稀薄,太阳辐射损耗少 戡 A.②④ B.①② C.①③ D.③④ 8.此时,乙地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有 A.太阳风 B.耀斑 C.黑子 D.极光 太阳制射景Tnr. 80 蒸发 物 水汽输送 蒸 降水 60 40 30 地表径流】 乙朱 地下径流 30 90 第7~8题图 第9~10题图 ·53· 如图为我国某小流域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910题。 9.如果流域内植被遭到破坏,可能直接导致的是 ( A.大气降水量增加 B.地表径流量增加 C.水汽输送量增加 D.地下径流量增加 10.下列属于能增加该流域年降水量的人类活动是 A.伐木樵采 B.平整土地 C.修建梯田 D.修建水库 11.海上的风力往往比陆地上的风力大,是由于 A.海上的温度差大于陆地 B.海上的地转偏向力大于陆地 C.海面的摩擦力小于陆地 D.海上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大于陆地 12.被洪水围困时,正确的做法是 A.抱紧电杆 B.躲在巨石之下 C.用手电筒发出求救信号 D.水性好的人,在洪水汹涌时游泳逃生 如图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欧洲及附近地区人口迁移方向示意图(箭头表示主要移民路径,圆圈内 的区域为欧洲核心区)。读图回答13~14题。 13.图中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是 A.由欧洲核心区向周围的边缘地区 B.由欧洲沿海地区向内陆地区 C.由周围的边缘地区向欧洲核心区 D.由经济发达区域向经济落后区域 14.图中能够表现出来的跨大洲的人口迁移方向是 A.由亚洲迁往欧洲 B.由非洲迁往欧洲 C.由北美洲迁往欧洲 D.由大洋洲迁往欧洲 图例 a城市 0 河流 吊脚楼 蒙包 30 6U5 第13~14题图 第15~17题图 下图示意我国两个不同地区的传统民居。据此完成15~17题。 15.吊脚楼建筑的特点形成,主要是因为当地 A.房屋建筑技术高超 B.凉爽、多雨的气候 C.蚊虫、毒蛇、洪水多 D.石材取用便利 16.居住在蒙古包的牧民在冬季转场放牧过程中 A.加大了草场资源的压力 B.破坏了当地生态环境 C.易受暴风雪等天气影响 D.破坏了沿线森林植被 17.目前图中两种特色民居在当地越来越少,这种变化带来的影响是 A.民居文化多元性减弱 B.加剧了当地生态破坏 C.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