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 / 人教版(2024) / 九年级全册(2024) / 第十三章 内能 / 本章复习与测试 / 编号:24013767

第十三章 内能 检测卷(学生版+答案版) 2025-2026学年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

日期:2025-10-01 科目:初中物理 类型:试卷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温度,内能,如图,液体,分子,空气
预览图 0
第十三章 内能 检测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一般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为10-10 m.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 μm的颗粒物,其悬浮在空气中很难自然沉降到地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PM2.5悬浮在空气中属于扩散现象 B.PM2.5在空气中的运动属于分子热运动 C.PM2.5之间存在分子的相互作用力 D.PM2.5表示直径小于或等于2.5×10-6 m的悬浮颗粒物,不是分子 2.如图是某种物体常见的三种状态的微观模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从乙状态到甲状态,分子间的引力变大 B.甲状态时,物体的流动性最明显 C.甲状态时,物体最容易被压缩 D.甲状态时,分子的位置固定,不会运动 3.金属块和液体的比热容不同,金属块的温度低于液体的温度.如图所示,把金属块投入液体中足够长的时间后,两者之间不再发生热传递,则 (   ) A.金属块刚投入液体时,热量从液体传递给金属块 B.最终金属块和液体的温度不同 C.最终液体的内能一定等于金属块的内能 D.液体降低的温度一定等于金属块升高的温度 4.如图是板栗在微波炉中加热炸裂后的情景.板栗受热时,温度升高,内部膨胀,导致其炸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炸裂过程中,板栗的内能不变 B.没有炸裂的板栗没有内能 C.板栗受热时,温度升高,含有的热量增大 D.打开微波炉“飘”出板栗香味是扩散现象 5.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图甲抽开玻璃板,空气能与二氧化氮均匀混合,这属于扩散现象 B.图乙两个削平、紧紧地压在一起的铅柱能够吊起重物,是因为分子间存在引力 C.图丙压缩空气是通过做功的方式使空气内能增大 D.图丁试管内的水沸腾后,水蒸气把橡胶塞推出,水蒸气的内能增加 6.小明用红外成像测温仪拍摄桌面,拍得的画面显示桌面上甲、乙、丙三个位置的温度如图1所示,接着他用手快速摩擦其中一个位置,在另一个位置喷上温度为25.5 ℃的酒精,再用红外成像测温仪拍摄桌面,拍得的画面如图2所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 A.喷了酒精的是在甲位置 B.喷了酒精的是在丙位置 C.用手快速摩擦的是乙位置 D.用手快速摩擦的是丙位置 7.如图1甲所示,将温度计插入装有碎冰的烧杯中,并把这个装置放在室温环境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物质在t2时刻的内能为零 B.在t2~t4过程中,物质的内能逐渐增大 C.该物质在t1时刻比在t2时刻的分子动能更大 D.该物质在t1时刻的分子排列如图2a所示 8.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只有做功和热传递.如图是用针筒对密闭容器内空气做功的示意图,针筒初始状态及温度计示数如图甲所示,小明在第一次实验中缓慢下压活塞,针筒末状态及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小明在第二次实验中迅速下压活塞,针筒末状态及温度计示数如图丙所示,已知两次实验中,活塞均对针筒内空气做功(针筒内空气分子势能变化忽略不计),则从甲到乙的过程中,筒内空气 (   ) A.内能一定增大 B.内能一定减小 C.一定向外界放热 D.一定从外界吸热 9.甲、乙液体分别置于两个不同的恒温封闭环境中,质量保持不变,测得甲、乙液体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第9题图 A.第1 min时,甲、乙液体内能一定相等 B.甲液体第8 min比第2 min时的温度高,比热容大 C.乙液体第6 min比第3 min时含有的热量少 D.乙液体随着温度的降低,内能减少 10.甲、乙两个物体的质量都为2 kg,丙物体的质量为1 kg,三个物体的温度都升高1 ℃,吸收的热量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第10题图 A.乙的比热容与丙的相等 B.甲的比热容比丙的大 C.丙的温度降低1 ℃,需放出2 000 J的热量 D.甲、乙的温度都降低1 ℃,乙比甲放出的热量多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按题目要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