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暮江吟 唐 白居易 本单元我们将化身自然研究员,跟随古今中外的作家、诗人。学习他们敏锐观察自然,精美记录世界的本领。我们的任务是:破译观察密码,记录万物之美。 今天,我们将跟随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一同回到那个江畔的傍晚与月夜,探寻他观察的奥秘,并学习如何用多种方法呈现我们的观察发现。 猜字入题,理解诗题 任务一 猜一猜 暮江吟 思考:从题目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暮江吟:黄昏时分在江边所作的诗。 诗画互译,解密诗意 任务二 活动一:诵读古诗,想象画面 暮江吟 【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 , 半江/瑟瑟/半江/红 。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暮江吟 [唐]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读流利 读出节奏 想象画面 读准确 暮江吟 【唐】白居易 可怜九月初三夜,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露似真珠月似弓。 残阳 江水 露珠 月亮 诗人描绘了哪些景物? 一道残阳铺水中, “铺”字妙在哪里?能否换成“射”或“照”字? 诗人用一个“铺”字,说明太阳很低,光线几乎是贴着地面照射过来的,更符合傍晚时太阳光洒满江面的情景。也突出了阳光柔和的特点。 用词精准 江水之所以呈现出一半红一半绿的神奇景象,是什么原因呢? 半江瑟瑟半江红。 青绿色 这是光的反射现象,流动的江水相当于很多小的平面镜,每个小的平面镜都可以反射一个残阳的映像,这很多个像混在一块,就呈现出半江红的映像。而那些未经残阳反射的江面则呈现出江水本身的青绿色,所以最终呈现出半江青绿半江红的美景。 科学小贴士 半江瑟瑟半江红。 为什么作者不直接写“半江青绿半江红”呢? “瑟瑟”字面上给人以寒意,符合九月江边气候的特点;风吹起时,暮江微波粼粼,“瑟瑟”给人自然灵动之感;读起来,“瑟瑟”也更加有诗的节奏美。 细致观察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白居易只是欣赏了一小会儿吗? 露水一年四季都会有,在秋季最为常见。空气中含有一定量的水蒸气,每到深夜,地面有大量的热量散失,当温度持续降低,近地面空气中部分水蒸气就会液化,以小水珠的形式附着在地面物体上。这些小水珠就是露水。 科学小贴士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可爱 露珠比作珍珠 新月比作弯弓 持续观察 情系诗心,体悟心境 任务三 一切景语皆情语 暮江吟 [唐]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学以致用,传承迁移 任务四 白居易 残阳、江水、露珠、月亮 铺、瑟瑟、红、真珠、弓 黄昏到夜晚 用词精准 细致观察 持续观察 喜爱 活动一:根据所学,和同桌说一说诗人的自然观察单。 课后活动: 选择观察对象,设计、填写自然观察单,运用秘诀,做观察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