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 月考专区 / 高二上学期 / 编号:24050573

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第二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10-10 科目:高中地理 类型:试卷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作用,形成,沉积,板块,岩浆,活动
预览图 0
2025-2026 学年第一学期月质量检测卷 高二地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32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计 64 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塞拉比斯古庙遗址位于意大利的那不勒斯海岸,这座古庙早已倒塌,只剩下三根大理石柱子, 每根石柱中间都有“百孔千疮”的一段,而它的上截和下截却保存得比较完整。下图是意大 利那不勒斯湾海岸的大理石柱。读图,回答 1~2 题。 1.大理石柱在不同年代升降的原因是( ) A.全球气候变暖,使海平面上升 B.地壳运动 C.过度开采地下水,使地面沉降 D.全球气候变冷,使海平面下降 2.从公元 79 年到 1955 年,那不勒斯湾海岸所受到的地质作用及其判断依据对应正确的是 ( ) A.岩浆活动———火山灰覆盖 B.风力沉积———火山灰覆盖 C.海水的堆积作用———海生动物的钻孔 D.海水的侵蚀作用———海生动物的钻孔 浮石,主要产于吉林省东南部长白山天池附近。该石多呈白、灰白、乳白、浅黄等色,多孔 而质轻,能浮于水面。读材料和图,完成 3~4 题。 3.对浮石成因的合理推测是( ) ①岩浆冷却较快 ②岩浆冷却较慢 ③在地表形成 ④在地下形成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在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中,能够反映浮石形成过程的代码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它建在裂隙发育、岩层近乎水平、颗 1 粒较细的砂岩石壁上,虽历经多次地震,但仍保存至今。千余年来,云冈石窟破坏严重,岩 石呈板状脱落。下图示意该石窟景观。据此完成 5~6 题。 5.修建云冈石窟的岩石属于( ) A.岩浆 B.岩浆岩 C.沉积岩 D.变质岩 6.导致云冈石窟破坏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 A.冰川侵蚀强烈 B.多次地震 C.流水侵蚀强烈 D.风化作用强烈 库木库勒地区(下图)在三叠纪末期上升成陆,中新世以后,形成地堑性湖盆。随着地壳的差 异性抬升,逐渐引起了湖盆内部的多处分裂,气候趋于干旱,风力增强。区内现代冰川主要 分布在南部山地,北部山地几乎无冰川分布。中部山麓有一条贯穿东西的泉水出露带。据此 完成 7~8 题。 7.泉水出露带的地质构造可能是( ) A.背斜 B.向斜 C.褶皱隆起带 D.断层 8.地壳差异性抬升对该区湖泊演化的影响有( ) A.湖泊面积增大 B.湖水盐度减小 C.湖泊深度增加 D.湖泊数量增多 阿尔卑斯山脉位于板块边界(下图),东西延绵 1 200 千米,平均海拔 3 000 米左右,有 1 000 多条现代冰川,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每年大概缩减 3%的冰川。据此完成 9~10 题。 9.阿尔卑斯山脉是由( ) A.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张裂形成 B.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形成 2 C.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张裂形成 D.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形成 10.阿尔卑斯山上的冰川缩减的原因最可能是( ) A.降水减少 B.人类活动 C.全球变暖 D.火山活动 某同学参加化石保护性发掘的实践活动。下图为该同学手绘的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 11~12 题。 11.图中最可能发掘出化石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2.图中( ) A.断层形成晚于褶皱 B.甲处岩石经过变质作用而成 C.山峰是由背斜形成 D.乙处煤层因沉积作用厚度大 下图为“某区域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 13~15 题。 13.图中岩石形成最早的是( ) A.花岗岩 B.乙 C.页岩 D.石灰岩 14.图中乙岩石最可能的是( ) A.板岩 B.片麻岩 C.大理岩 D.玄武岩 15.该地的地质变化过程是( ) A.沉积作用、地壳运动、侵蚀作用、沉积作用、岩浆活动 B.地壳运动、沉积作用、岩浆活动、侵蚀作用、沉积作用 C.岩浆活动、沉积作用、地壳运动、沉积作用、侵蚀作用 D.沉积作用、侵蚀作用、岩浆活动、沉积作用、地壳运动 乌瓦茨峡谷位于塞尔维亚南部山区腹地,属于喀斯特地貌,大自然的神奇力量造就了这里让 人叹为观止的 15 个巨大河湾(下图显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