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导学案 班级: 姓名: 学号: 【基础过关】 【易错易混】 1.陈胜、吴广起义只是秦末农民起义的一部分。秦末农民起义还包括项羽、刘邦领导的起义等 2.陈胜、吴广起义没有推翻秦朝统治,最终推翻秦朝统治的是刘邦领导的起义军 【实战演练】 1.秦朝政治的失败,最主要的在其役使民之力逾量。材料反映秦朝( ) A.法律非常严苛 B.实行休养生息政策 C.注重农业生产 D.农民阶级备受压迫 2.《里耶秦简》记载了秦朝有一名男子因触犯法律而被判处罚金,因无钱偿还被遣往洞庭郡迁陵县充当戍卒,按照当时工作一天的报酬计算,他要服役三年零十一个月。材料所述现象表明秦朝( ) A.赋税负担沉重 B.思想控制严重 C.违法现象频发 D.刑罚细致严苛 3.焚书坑儒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恶劣的影响。秦始皇焚书坑儒的主要目的是( ) A.加强思想控制 B.促进文化繁荣 C.选拔优秀官吏 D.推进学术交流 4.贾谊在《过秦论》中写道:“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其中“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指的是( ) A.武王伐纣 B.长平之战 C.大泽乡起义 D.国人暴动 5.范文澜说,从陈胜、吴广开始,历史上不断地发生农民反抗地主压迫的大小起义。学者旨在说明陈胜、吴广起义( ) A.沉重打击了暴秦统治 B.提高了农民生活水平 C.具有革命的首创精神 D.为农民起义提供纲领 6.观察下图,与图中这一成语相关的战役是( ) A.长平之战 B.牧野之战 C.巨鹿之战 D.垓下之战 7.司马迁说:“陈胜虽已死,其所置遣侯王将相竟亡秦,由涉首事也。”材料中“竟亡秦”的是( B ) A.项羽 B.刘邦 C.吴广 D.管仲 8.秦朝以武力统一天下,却没有使原本属于各国的百姓感受到新政权带来的温暖,这成为秦朝短命而亡的“基因缺陷”。这里的“基因缺陷”指( ) A.重农抑商 B.皇帝制度 C.中央集权 D.暴政统治 9.《史记·陈涉世家》记载:“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楚兵数千人为聚者,不可胜数。”这反映了秦末农民起义( ) A.起因于官吏的贪腐 B.反对实施郡县制 C.以六国贵族为主力 D.得到了广泛响应 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残暴统治篇】 材料一 我家有三子,老大修长城,多年未相逢;老二戍边关,至今未归还;老三忙耕田,租税沉甸甸;饭菜不得饱,一家难团圆;敢怒不敢言,唯恐遭劫难。 ———秦腔唱词 材料一反映了秦朝末年什么样的社会状况 (2分) 【奋起抗争篇】 材料二 (2)图一中人物在哪里发动了起义 (1分)这次起义的历史地位如何 (2分) (3)图二与图三人物在推翻秦朝的过程中分别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2分) 11.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是历史学习的一种基本能力。下面是有关秦始皇的两则材料。 材料一 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 材料二 秦王贪狼暴虐……穷困万民,以适其欲也……劳罢者不得休息,饥寒者不得衣食,亡(逃跑)罪而死刑者无所告诉,人与之为怨,家与之为仇,故天下坏也。 (1)分别概括材料一、二的主要观点。(4分)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其中一个观点(或独立提出观点)加以评述。(6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不少于100字) 参考答案: 1.D 根据材料“秦朝政治的失败,最主要的在其役使民之力逾量”可知,秦朝沉重的徭役负担激化了阶级矛盾,从而引发了农民起义,加速了秦王朝的灭亡步伐。 2.D 材料记载了秦朝法律的规定,违反法律处以罚金,无钱偿还,发配服役,还规定了具体的服役时间,这些说明秦朝刑罚细致严苛。 3.A 根据题干“焚书坑儒”和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为禁锢人们的思想言论,采取了“焚书坑儒”的政策。因此,“焚书坑儒”的主要目的是加强思想控制,巩固国家统一。 4.C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被征发去戍守渔阳,遇雨误期,在当时戍守误期要被处死,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