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三章综合提优测试卷 陆地和海洋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题序 一 二 总分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 戴马克松地图是第一张世界视像图,该图在一个平面上向人类展示了无明显变形的各个大陆。读图回答1~2题。 1.下列关于全球海陆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北半球的陆地面积小于南半球的陆地面积 B.北半球的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 C.七分陆地,三分海洋 D.全球海洋面积约占71%,陆地面积约占29% 2.图中甲、乙、丙、丁四个大洲,跨纬度最广的是( ) A.甲 B.乙 C.丙 D. 丁 地球表面海陆分布不均,我们把陆地分布最集中的半球称为陆半球,海洋分布最集中的半球称为水半球。读水半球和陆半球示意图,回答3~5题。 3.图中水半球和陆半球划分的依据是( ) A.经线圈 B.大洲与大洋 C.纬线圈 D.水陆面积比 4.图中序号表示大西洋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5.一位旅人将从甲大洲步行至乙大洲,当他到达洲界的时候,需要( ) A.走过苏伊士运河大桥 B.穿过乌拉尔山的隧道 C.走过土耳其海峡大桥 D.乘坐里海渡船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湾区已成为最具活力的经济地带。从全球视野看,世界顶级城市群大多分布在湾区。下图是四大湾区示意图。读图回答6~7题。 6.纽约湾区濒临( )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7.货轮从纽约湾区到旧金山湾区的最短航线经过的①是( ) A.乌拉尔河 B.白令海峡 C.巴拿马运河 D.直布罗陀海峡 读某大洲地形图,回答8~9题。 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大洲东临太平洋,西临大西洋 B.该大洲大部分位于北温带 C.a地区地形以山地为主 D.b地区地形以高原为主 9.图中大陆东部地形的分布特征是( ) A.呈南北三大纵列带 B.平原与高原相间分布 C.山脉与平原相间分布 D.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中国载人深潜器“奋斗者”号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坐底深度为10909米,刷新中国载人深潜的新纪录。读海底地形示意图,回答10~11题。 10.“奋斗者”号潜水器成功坐底的海底地形是图中的序号( ) A.① B.② C.③ D.③ 11.海洋是生命的摇篮,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各种资源。下列开发海洋资源的做法中正确的是( ) A.大面积填海造陆 B.大力捕捞近海生物资源 C.大规模开采海底矿产 D.防止海洋污染 “常见高山有螺蚌壳,或生石中,此石即旧日之土,螺蚌即水中之物。下者却变而为高,柔者变而为刚……”(《朱子语类》卷九十四)据此回答12~13题。 12.据材料推测,该地( ) ①山中有螺蚌壳 ②螺蚌活在土壤中 ③高山不断漂移 ④曾是海洋环境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3.材料中现象的成因可以解释( ) A.撒哈拉沙漠面积广大 B.台湾海峡底部发现森林遗迹 C.热带草原动物大迁徙 D.荷兰填海扩大陆地面积 生物学家密卡尔逊在19世纪末调查地球陆地上蚯蚓的分布情况时,发现了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有一种正蚯蚓(一种蚯蚓的名称)同时分布在图中同纬度的甲、乙两地,但与甲地同纬度同大陆的西海岸却并没有这种蚯蚓分布。读图回答14~16题。 14.图中甲、乙两地之间的大洋是( ) A.大西洋 B.太平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15.与甲地同纬度同大陆的西海岸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 ) A.位于板块张裂拉伸地带 B.位于板块碰撞挤压地带 C.位于板块断裂错动地带 D.大型工程建设 16.对于正蚯蚓的分布现象,最合理的解释是( ) A.蚯蚓能穿越海洋 B.蚯蚓不能穿越陆地 C.大陆漂移 D.蚯蚓分布范围窄 某同学利用铝盆、海绵、蜡烛、水等材料设计了一个模拟地球板块运动的实验(右下图)。实验中发现蜡烛加热区的水流上升,两块海绵向左右两侧运动。读图回答17~18题。 17.该实验模拟的板块运动形式为( ) A.张裂 B.碰撞 C.挤压 D.消亡 18.下列地理现象与该模拟实验原理相似的是( ) A.四川芦山地震的发生 B.喜马拉雅山脉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