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 / 统编版(部编版)(2024) / 七年级上册(2024) /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 / 本单元复习与测试 / 编号:24117032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练习题(含答案)

日期:2025-10-16 科目:初中历史 类型:试卷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遗址,出土,时期,黄帝,原始,文物
预览图 4
初中历史 初中历史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练习题(含答案) 选择题 1.2024 年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正式启动20周年。20 年来,考古人在碎片中寻找线索、在地层里窥见历史,试图“文明探源”、诠释“何以中国”。研究远古人类历史的最主要方式是(  ) A.考古发现 B.文献记载 C.神话传说 D.复原想象 2.陕西汉中地区龙岗寺遗址人类活动遗迹涉及新旧石器时代相当长的时期。下图是该遗址中出土于某一文化地层的典型石器“原手斧”,它是一种砸击成型的石质斧状工具。据此可知,生活于该地层的古人类( ) A.正处于旧石器时代 B.已掌握了磨制技术 C.生产领域金石并用 D.手工业从农业分离 3.根据考古发现,在河姆渡遗址出土了以下文物,这说明河姆渡居民(  )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猪纹陶钵 A. 已经学会保存火种 B. 过着原始农耕生活 C. 开始出现阶级分化 D. 已经推行禅让制度 4.下面是陕西汉中地区龙岗寺遗址某处出土农作物比例表,这表明当时该地(  ) 出土农作物种类 粟 黍 水稻 大豆 百分比/ % 56 . 2 4 0.6 0.7 2 .5 A.农作物结构多元 B.最早种植农作物 C.出现了贫富分化 D.忽视畜牧业发展 5.在浙江余杭良渚古城遗址城内外的贵族墓地里,随葬有数十件至数百件精美的玉器,包括祭祀用的玉琮、玉璧和象征军事指挥权的玉钺。这和城外随葬品稀少的普通墓地对比鲜明。这说明当时(  ) A.黄河流域的发展 B.阶级分化的特点 C.禅让制度的盛行 D.原始农耕的出现 6.2024 年是中国甲辰龙年。远古时期,中华大地上就普遍流行着对龙的崇拜。下列出土于不同地区史前时期文化遗址中的龙形器物,共同印证了(  ) 彩绘龙纹陶盘 玉猪龙 玉龙 (山西陶寺遗址) (内蒙古红山文化遗址) (安徽凌家滩遗址) 7.据古文献记述,夏、商、周三族祭祀的时候,都把本族来源与黄帝族系联系起来,自认为是黄帝的后裔。这表明(  ) A.夏、商、周均秉承“无为而治”理念 B.夏、商、周的祭祀活动十分频繁 C.推崇“君权神授”是先秦政治特点 D.中华民族同宗共祖意识源远流长 8.尧年老时在部落联盟议事会上提出继任人选问题让大家讨论,众人推举了舜;当舜年老让位时,由于禹治水有功,联盟议事会一致推举禹担任首领。这反映出当时(  ) A.出现阶级分化 B.政权更替频繁 C.职位不再世袭 D.实行禅让制度 9.我国拥有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入选“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湖北十堰学堂梁子(郧县人)遗址,是旧石器时代遗址,填补了元谋人与北京人之间的空隙。该遗址属于我国(  ) A. 百万年人类史范畴 B. 一万年文化史范畴 C. 五千多年文明史范畴 D. 原始农耕时代范畴 10.下图的考古发现是旧石器时代的工具尖状器,其尖锐的一角可用于穿刺。与其同时出土的还有多种动物化石,如狼、熊、野马、象等。这些考古发现可以印证我国的远古先民(  ) A. 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B. 已经从事农业耕作 C. 面临生存环境的考验 D. 运用石器进行狩猎 11、文物是研究古人类活动的重要依据。下列出土的文物可用于研究(  ) A. 北京人的生活 B. 山顶洞人的生活 C. 原始农耕生活 D. 炎帝黄帝的贡献 12.每件文物都以自己的姿态诉说着一个时代的故事。下列文物能够帮助我们了解原始人类精神文化生活的是(  ) 浙江良渚出土的玉璧  B. 北京山顶洞人使用的骨针 河南舞阳贾湖出土的骨笛  D. 河南龙山文化的陶觚 13.约5000年前黄帝去世,其臣左彻“削木为黄帝之像,帅诸侯朝奉之”。大约4000年前,舜、禹都曾祭祀黄帝。公元前110年,汉武帝率大军北巡朔方,还祭黄帝冢于桥山。这表明( ) A.远古时期祭祀活动源于自然崇拜 B.夏商周时期推崇“君权神授”理论 C.先秦时期均秉承“无为而治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