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期末总复习 全书大归纳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一)核心知识归纳 (二)重点图片扫描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一)核心知识归纳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期末总复习 (一)核心知识归纳 ◆专题一 中国境内原始人类与原始农耕的主要代表 项目 元谋人 北京人 山顶洞人 河姆渡人 半坡人 距今时间 约170万年 约70-20万年 约3万年 约7000年 约6000年 发现地点 云南元谋 北京周口店 北京周口店 浙江余姚 陕西西安 生产生活 能够制作并使用粗糙的打制石器 制作打制石器,采集狩猎,会使用并保存火 以打制石器为主,掌握磨光钻孔技术,爱美意识,可能会人工取火 干栏式建筑,种植水稻,应用骨耜,制作陶器、玉器等 半地穴式房屋,种植粟黍,磨制石器,制作陶器等 地位或 贡献 我国境内目前已知最早的古人类之一。 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之一。 - 长江流域原始农耕文化的代表。 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文化的代表。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期末总复习 (一)核心知识归纳 ◆专题二 夏商周至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主要朝代更替 朝代 存在时间 开国君主 都城 夏朝 约公元前2070年—约公元前1600年 禹 阳城(今河南登封) 商朝 约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 汤 亳(后迁都到殷) 西周 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 周武王 镐京(今陕西西安) 东周 春秋 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 周平王 洛邑(今河南洛阳) 战国 公元前476年—公元前221年 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夏商周时期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期末总复习 (一)核心知识归纳 ◆专题二 夏商周至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主要朝代更替 朝代 存在时间 开国君主 都城 秦朝 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 嬴政(秦始皇) 咸阳(今陕西咸阳) 汉朝 西汉 公元前202年—公元9年 刘邦(汉高祖) 长安(今山西西安) 东汉 公元25年—公元前220年 刘秀(光武帝) 洛阳(今河南洛阳) 三国 魏 公元220年—公元266年 曹丕(魏文帝) 洛阳(今河南洛阳) 蜀 公元221年—公元263年 刘备 成都(今四川成都) 吴 公元229年—公元280年 孙权 建业(今江苏南京) 晋朝 西晋 公元266年—公元316年 司马炎(晋武帝) 洛阳(今河南洛阳) 东晋 公元317年—公元420年 司马睿(晋元帝) 建康(今江苏南京) 时期 秦汉 南北朝时期 三国两晋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期末总复习 (一)核心知识归纳 ◆专题三 夏商周至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主要的农民起义 名称 时期 爆发时间 概况 国人暴动 西周 公元前841年 周厉王与民争利,引起“国人暴动” 陈胜、吴广起义 秦末 公元前209年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 建立张楚政权,但最终失败 项羽、刘邦起义 秦末 — 项羽在巨鹿之战中歼灭秦军主力; 刘邦率军直抵咸阳,秦朝灭亡 黄巾起义 东汉末年 184年 由张角领导,沉重打击东汉的统治, 使其名存实亡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期末总复习 (一)核心知识归纳 ◆专题四 对比商鞅变法与北魏孝文帝改革 项目 商鞅变法 北魏孝文帝改革 时间 公元前356年开始,前后两次 公元5世纪末 目的 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 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内容 ①政治: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建立户籍制度;严明法度,禁止私斗。②经济:废除旧的土地制度;鼓励耕织;统一度量衡。③军事:奖励军功。 ①494年迁都洛阳。②推行汉化措施,规定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 语,禁用鲜卑语;以汉服代替鲜卑服;改鲜卑姓为 汉姓;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通婚等 作用 秦国综合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