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大单元复习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课堂导入 4月24日,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在京揭晓。 四川资阳濛溪河遗址群、浙江仙居下汤遗址、甘肃临洮寺洼遗址、西藏康马玛不错遗址、湖北黄陂盘龙城遗址、陕西宝鸡周原遗址、北京房山琉璃河遗址、安徽淮南武王墩一号墓、云南晋宁河泊所遗址、新疆喀什莫尔寺遗———从30个参评考古项目中脱颖而出,这“十大”经过了严格的初评、终评等环节,代表着考古界的专业共识。 为什么我们要进行考古,这些考古发现有何重要意义? 通过了解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等旧石器时代的人类及其文化遗存,知道中国境内原始社会时期的人类活动;通过了解河姆渡、半坡、良渚、陶寺等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知道中国的原始农耕生活;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产生;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原始社会的重要依据;通过古代文献中记述的黄帝、炎帝等神话传说,了解其中蕴含的历史信息。 2022版课标要求 中国广袤的大地,曾孕育早期的人类,北京人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之一。从北京人遗址的考古发掘中,我们可以看出早期人类的生产、生活情况,以及他们在进化过程中的特点。大约在一万年前,中国境内的人类逐渐懂得了耕种农作物、饲养家畜、磨制石器和烧制陶器,开始了定居生活。距今约五六千年时,一些部落逐渐结成联盟,并推出首领,传说中的炎帝和黄帝就是这一时期的杰出代表,被后人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辽河流域的考古发现,证实中华文明的起源及发展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 石器时代 传说时代 单元内容概述 单元知识结构 第1课 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第3课 远古的传说 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原始 农业的发展 河姆渡人的 生活 炎黄联盟 北京人;山顶 洞人 半坡 居民的生活 传说中炎帝和皇帝的发明 尧舜禹的禅让 课时关系梳理 过渡 物质基础 政治:经历了原始人群和氏族公社两个阶段,产生原始的民主———禅让制。 经济:工具以打制或磨制石器为主,原始农业和畜牧业发展起来。 思想文化:山顶洞人已有审美观念,河姆渡人用象牙和兽骨制成古朴的艺术品,半坡人为彩陶文化的代表;传说中,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结成联盟,在黄河流域繁衍生息,以后逐渐形成为华夏族。这一传说体现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特征。 阶段特征 原始社会:亦称“原始公社”、“原始共产主义社会”。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形态。人类产生的过程也就是原始社会形成的过程。它存在了二三百万年,是截至目前人类历史上最长的一个社会发展阶段。社会生产力的主要标志是使用石器工具。劳动的结合方式主要是简单协作,人们之间的分工主要是按性别、年龄实行的自然分工。 距今约 70-20万年 北京人 距今约 7000年 河姆渡居民 距今约 6000年 半坡 居民 五六千年前 传说中的炎帝、黄帝时期 约公元前2070年 夏朝建立 社会形态 群居生活 氏族聚落 奴隶制王朝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社会组织方式 部落联盟 旧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 文明进程 古埃及 初步统一 两河流域实现初步统一 世界 公元前 3100年左右 公元前 24世纪 早期人类与 文明的起源 历史时序 壹 石器时代:实物史料 主要使用打制石器的时代 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化石和旧石器时代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这些古人类遗址遍布全国各地。 观察地图,说说我国境内古人类遗址的分布特点及原因。 原因:大江大河流域,水资源丰富,土地肥沃,适宜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劳动。 特点:古人类遗址分布广泛,主要分布于大江大河流域。 中国境内主要古人类遗址分布图 我国境内的原始人类 元谋人牙齿化石 概况: 元谋人 距今约170万年,生活在云南元谋县,能够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