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武汉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历史试卷 在你答题前,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注意事项。 1.本试卷由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组成。全卷共10页,两大题,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2.答题前,请将你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并在“答题卡”背面左上角填写姓名和座位号。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第1页右上“贴条形码区”。 3.答第Ⅰ卷(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在“试卷”上无效。 4.答第Ⅱ卷(非选择题)时,答案用0.5毫米黑色笔迹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无效。 5.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预祝你取得优异成绩! 1. 在四川岷江上有一处世界文化遗产,修建于战国时期。它“深淘滩,低作堰”“乘势利导,因时制宜”,使人、地、水三者协调统一,造福千秋。材料介绍是( ) A. 都江堰 B. 大运河 C. 长城 D. 灵渠 【答案】A 【解析】 【详解】据题干“四川岷江上……修建于战国时期”“深淘滩,低作堰”“乘势利导,因时制宜”和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56年,在蜀郡郡守李冰主持下,民众在成都附近的岷江上修建大型的水利工程都江堰。都江堰是一座利用地形与水势实现无坝引水的综合性水利工程,它使堤防、分洪、泄洪、排沙、控流等功效合成为一个系统,发挥出防洪、灌溉、水运等多方面的作用,建成之后成都平原成为沃野。2200多年来,都江堰一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这在世界水利史上绝无仅有,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杰出智慧与勤劳精神的集中体现,A项正确;隋朝开凿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沟通南北,与“四川岷江”“战国时期”地理、时间信息不匹配,排除B项;长城主要为军事防御工程,多分布于北方边疆,与“岷江”“水利工程”属性不匹配,排除C项;秦朝修建灵渠于广西境内,沟通湘江与漓江,与“四川岷江”“战国时期”地理、时间信息不匹配,排除D项。故选A项。 2. 下图是南北朝时期的马头鹿形金步摇,出土于内蒙古自治区。步摇因其随着人的步伐一步一摇而得名,原本是两汉时期汉族妇女的头饰。鲜卑人南迁后,在与汉人的混居中,他们喜爱上了这种装饰物。这种现象反映了( ) A. 三国鼎立的形成 B. 江南经济的开发 C. 民族之间的交融 D. 水陆交通的进步 【答案】C 【解析】 【详解】据题干“原本是两汉时期汉族妇女的头饰。鲜卑人南迁后,在与汉人的混居中,他们喜爱上了这种装饰物”和所学知识可知,南北朝时期,原本是汉族妇女头饰的步摇,被鲜卑族(少数民族)南迁后接受并喜爱。这种现象体现不同民族在文化(头饰属于文化符号)层面的相互影响。这种现象反映了民族之间的交融,C项正确;三国鼎立是魏、蜀、吴政权并立,与“南北朝”“鲜卑南迁”“民族文化交流”无直接关联,排除A项;江南经济开发侧重南方经济发展,但题干核心是“民族文化交流”,非经济领域,排除B项;题干未涉及“交通”相关信息,头饰传播与交通进步无逻辑联系,排除D项。故选C项。 3. 七年级开展“图说盛唐气象”活动,小路同学整理出一组图片,该组图片适合用于了解盛唐( ) 曲辕犁 唐三彩骑驼乐舞俑 唐朝长安城平面图 A. 开放的社会风气 B. 繁荣的社会经济 C. 多彩的文学艺术 D. 完善的科举制度 【答案】B 【解析】 【详解】据题干“图说盛唐气象”和所学知识可知,曲辕犁体现农业繁荣,唐三彩体现手工业繁荣,长安城体现商业和城市繁荣,这三方面都属于社会经济范畴,所以这组图片适合用于了解盛唐繁荣的社会经济,B项正确;开放的社会风气更多体现在社会习俗(如妇女地位、服饰风格、社交风气等)、文化交流的包容度等方面,排除A项;多彩的文学艺术主要体现在诗歌、书法、绘画、音乐、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