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 / 人音版(2019) / 必修1 音乐鉴赏 / 第十二单元 复调音乐的巡礼 / 第二十三节 巴赫 / 知识 / 本节综合与测试 / 编号:24225499

第二十三节 巴赫 教案

日期:2025-11-04 科目:高中音乐 类型:教案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音乐,时期,洛克,巴赫,乐的,勃兰登堡协奏曲
预览图 1
高中音乐
巴赫 【教材分析】 巴洛克音乐时期作为人类音乐历史上一颗闪耀而璀璨的珍珠,《勃兰登堡第二协奏曲》还作为“地球名片”飞向太阳系外的空间探测器旅行者2号,同学们可以通过聆听、感受、体会参与到复调音乐的世界,了解巴赫在音乐创作手法上模仿、对比的鲜明特点。《勃兰登堡协奏曲》是18世纪献给勃兰登堡总督,实际也是为年轻王子利奥波特和克滕的宫廷乐团创作的六首协奏曲,每首均为不同乐器而作,均有由键盘乐器或拨弦乐器赋予低音上的“通奏低音”,即兴补上和弦进行演奏。《勃兰登堡协奏曲》第二分曲为F大调,主奏乐器为巴赫时期特有的“高音小号"(F大调)、竖笛、双簧管、小提琴,伴奏组为弦乐和古钢琴组成。 【学情分析】 高一年级学生聆听音乐能初步根据音乐要素及音乐语言进行欣赏,但对“复调音乐”尚不了解,本单元是高中生学习西方经典音乐的开始,为后面进入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单元打下基础。需要耐心引导他们聆听各声部的发展,用简单、精确,轻松、活跃、易于理解的语言和活动调动学生主动听辨和思考。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巴赫人物的介绍以及对于《勃兰登堡协奏曲》第二首的欣赏和学习,使学生能够初步了解巴赫对世界音乐所作的贡献和巴洛克时期宗教复调音乐的艺术风格特征。 2:通过体验、比较、创作、探究等多样性活动,使学生了解主、复调音乐的区别并掌握其辨别技巧。 3:通过学习,学会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的多样性;《勃兰登堡协奏曲》以活泼的气氛为背景,充分表现了作为社交音乐的特点,了解造成其散发真挚情感和强大感染力的原因。 【教学重难点】 掌握主、复调音乐的辨别技巧;理解巴洛克音乐的发展方式、通奏低音;并学会简单的创编。 鉴赏《勃兰登堡协奏曲》,感受巴赫华丽又质朴、既灵活又简洁的音乐风格。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 请听两段音乐,请说说主调音乐和复调音乐分别是哪一段并连连看。 (播放《不忘初心》片段并说出答案) 师:主调音乐以一个曲调为主,其余声部作为伴奏以陪衬或加强这一曲调的音乐作品;复调音乐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曲调以对位法的法则结合在一起的多声部音乐,主要特点在于各个声部都具有独立性,有别于主调音乐。 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近复调音乐。 新课教学 同学们,大家再看一下目录,第七到第九单元这几个单元有什么特点呢?(这三个单元正是按照先后介绍音乐史上的三大重要时期———巴洛克时期,古典主义时期和浪漫主义时期。)那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巴洛克时期的复调音乐。 巴洛克时期经典欣赏 观看巴洛克时期的建筑图片。 了解巴洛克时期的服装样式。 聆听巴洛克时期乐器音色。 了解巴洛克时期的音乐 巴洛克时期的音乐:原意指形状不规则的珍珠,是一种艺术形式,由于这种艺术风格的盛行,后人称之为巴洛克时期。这个时期出产的音乐作品就称为巴洛克时期的音乐。巴洛克时期是西方艺术史上的一个时代,大致为17世纪。其最早的表现在意大利为16世纪后期,而在某些地区,主要是德国和南美殖民地,直到18世纪才在某些方面达到极盛。巴洛克音乐是欧洲在文艺复兴之后开始兴起,在古典主义音乐形成之前所流行的音乐。 巴洛克时期的重要代表人物: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生于爱森那赫市音乐世家,十八岁起历任多处教堂和宫廷的乐长及管风琴师,他生前仅以管风琴演奏家著名,去世近百年后,其创作才得到应有的尊重,他是巴洛克时期杰出的管风琴、小提琴、大键琴演奏家。巴赫被普遍认为是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他的创作使用了丰富的德国的音乐风格和娴熟的复调技巧,被尊称为西方“现代音乐”之父。 作品介绍:勃兰登堡协奏曲: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一共创作了六首《勃兰登堡协奏曲》,这是第二首。这首协奏曲为四件独奏乐器而作:小号、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