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 天气与气候(第2课时)导学案 【学习目标】 1. 了解气温的概念和气温的测量方法。 2.能够运用气温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并说出气温随时间的变化特点。 3.能够运用世界年平均气温和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归纳世界气温的分布特点。 【知识梳理】 一、气温的变化 1.气温的定义:即_____的温度。单位用摄氏度(___)表示。 2.气温的观测 (1)观测时间:一般在北京时间__时、8时、___时、20时进行。 (2)观测求值:日平均气温指一天中四次气温观测结果的平均数。 3.气温的变化 (1)气温的日变化。 气温日较差:一天中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差。 (2)气温年变化。 南、北半球陆地与海洋月平均气温比较 月平均气温值 北半球陆地 北半球海洋 南半球陆地 南半球海洋 月平均气温最高值 __月 8月 __月 2月 月平均气温最低值 __月 2月 __月 8月 气温年较差=一年中_____气温-一年中_____气温。 二、气温的分布 1.等温线 (1)定义:等温线是在地图上把气温值相等的各点依次连成的线。 (2)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的气温_____。 (3)等温线的判读。 2.世界气温的分布(如下表) 气温分布规律 影响因素 低纬度气温___,高纬度气温___ 纬度位置 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___,海洋气温__;冬季相反 海陆位置 海拔越高,气温越低。一般情况下,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大约下降_____ 地形 提醒: 一天中最高气温不出现在正午12时的原因。 近地面大气中的热量绝大部分来自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后散发的热量,地面从吸收太阳辐射到散发热量需要一段时间。 【核心要点探究】 主题 世界气温分布及影响因素 情境创设   暑假到了,天水的几名同学打算一起去一个既可以观赏祖国的大好河山又可以避暑的地方旅游。小海建议去连云港观赏沿海美景,小雪建议去拉萨领略高原风光,小冬建议去哈尔滨看看东北的松花江。图甲是世界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图乙是世界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 思考1  根据文字材料,分析三名同学提出的建议分别考虑了影响气温分布的哪些因素。 思考2  三名同学在寻找旅游目的地时,参考的是哪幅地图 思考3  如果寒假期间三名同学再去材料中提到的三个地方旅游,你知道他们应该参考哪幅地图吗 三地的气温和天水相比有什么差异 知识归纳  气温的空间分布规律 【过关训练】 下表示意某年11月14日至17日某市天气资料。据此完成1~3题。 日期 11月14日 11月15日 11月16日 11月17日 天气 小雨 小雨 晴 多云 气温 11~12 ℃ 13~16 ℃ 11~20 ℃ 8~16 ℃ 风向风力 北风6级 无持续风向<3级 东北风3级 无持续风向<3级 1.11月16日该地“20 ℃”出现的时间最有可能是( ) A.10时左右 B.12时左右 C.14时左右 D.16时左右 2.四天当中,气温日较差最大的是( ) A.11月14日 B.11月15日 C.11月16日 D.11月17日 3.11月14日天气符号及风力符号表示正确的是( ) A B C D 4.如图示意某地年气温变化曲线。据图可知,该地所在半球及判断依据是( ) A.北半球,1月气温最高 B.北半球,7月气温最高 C.南半球,1月气温最高 D.南半球,7月气温最高   读某区域等温线图(单位:℃),完成5~6题。 5.等温线图上,A地等温线呈闭合状态,且中间气温低,表示这里( ) A.气温最高 B.气温差异大 C.海拔最低 D.是低温中心 6.读图分析,图示①②③④四点中气温最高的是( ) A.①点 B.②点 C.③点 D.④点   企鹅全身羽毛呈重叠、密接的鳞片状,不但海水难以浸透,就是在气温零下近百摄氏度,也休想攻破它保温的防线。结合南半球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7~8题。 7.根据企鹅的体貌特征判断,企鹅最适宜分布在图中( ) A.甲大洲 B.乙大洲 C.丙大洲 D.丁大洲 8.受海陆位置、地形因素影响,图中等温线最为平直的是( ) A.20 ℃ B.10 ℃ C.0 ℃ D.-10 ℃   读等温线图,完成9~10题。 9.图中①②③④四点温度比较,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②<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