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教育的减法》 找到我们真正需要的,最好的方法就是把那些我们不需要的扔掉。 主讲:X老师 时间:2025年11月 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读书分享PPT 目 录 CONTENTS 书籍简介 核心思想解析 精彩片段解析 阅读感悟 壹 贰 叁 肆 结语与推荐 伍 书籍简介 第一章节 教育是为了让人成为更好的自己。 作者介绍 朱永新 男,汉族,1958年8月生,江苏盐城人,民进成员,1976年5月参加工作,同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管理工程专业毕业,在职研究生学历,管理学博士学位,教授。现任十四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民进中央常务副主席。 朱永新教授是新教育实验的发起人,他在教育领域有着深厚的造诣和广泛的影响。 教育本质的回归的思考和实践。 书籍概述 《教育的减法》 主要围绕“双减”政策背景下家庭、学校、社会在教育方面的减负问题进行深入讨论。 全书共分为三辑十一章,从认识论、方法论和主体论三个角度系统地阐述了减法教育的理论和实践。 认识论 方法论 主体论 核心思想解析 第二章节 学问学问,学的秘诀在于问。 核心思想解析 朱永新教授在《教育的减法》中提出的“教育的减法”哲学,旨在通过减少教育中的冗余、低效和有害部分,为学生和教师创造一个更加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 减法 哲学 将教育的重心从外在的灌输和压迫转移到内在的激发与引导上,关注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全面发展。 这一哲学体现了对教育本质的深刻理解和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尊重。 关键理念 02 04 05 倡导个性化教学,即根据学生的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定制教学方案。 通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好奇心和探索精神来激发他们的内在动力。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是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 教育的减法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还重视他们的情感、社交、审美和身心健康等方面的发展。 减少不必要的行政负担、会议和检查等冗余工作,以降低他们的焦虑和压力。 01 03 个性化教学 激发内在动力 培养批判性思维 拓宽幸福维度 减少冗余工作与焦虑 精彩片段分享 第三章节 要学会把80%的精力用在20%重要的事情上。 精彩片段分享 没有玩耍和游戏,就没有真正的童年。玩耍和游戏就是儿童的工作,玩耍和游戏是创造性工作的基础,专注、合作、智慧、热爱,是游戏和工作都需要的品质,而这些在单一的学习中,在紧张的刷题中是无法获得、无法形成的。 片段一 01 02 03 玩耍与游戏的本质: 玩耍和游戏是儿童自我探索、自我表达的重要方式,它们允许儿童在自由的环境中尝试新事物、解决问题、建立社交关系。 品质培养的多维度: 片段中提到的专注、合作、智慧、热爱等品质,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交织、相互促进的。 对单一学习的反思: 与玩耍和游戏相比,单一的学习和紧张的刷题往往缺乏趣味性和多样性,难以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和内在动力。 我们的基础教育中功利主义的成分过重,对生命意义的追寻过轻,从老师到父母再到全社会,都过于看重成功,教育成了父母心目中通往成功的桥梁。 成功观的扭曲 成功被狭隘地定义为高分、名校、高薪等外在标准,而忽视了个人兴趣、能力、价值观等内在因素的重要性。 教育本质的偏离 教育被异化为一种追求外在成功的工具,忽视了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目的。 社会氛围的影响 从教师到家长再到全社会,都过于看重成功的结果,而忽视了教育过程中的努力与成长。 片段 二 精彩片段分享 精彩片段分享 加法是不需要提示的,人们往往习以为常地就会用加法。但是,减法是需要提示的,一旦人们自觉地采用减法,可能就会创造惊喜,就会有更多的可能性。 片段三 加法思维局限性 增负难保兴趣,背离教育本质。 减法思维必要性 聚焦核心减负担,激发自主学习力。 减法教育可能性 减负增质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