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北省部分高中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Ca—40 Cu—64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4小题,。 1.下列关于能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都伴随着能量变化 B. 放热反应不需要加热就能发生,吸热反应需要加热才能发生 C. 物质的物理变化过程中没有能量的变化 D. 吸热反应的热效应与反应的过程有关 2.下列反应中能量变化符合图中所示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 浓硫酸溶于水 B. 生石灰与水反应 C.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 D. 灼热的碳与水蒸气制备水煤气的反应 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原电池反应Fe+2Fe3+=3Fe2+的电极材料为锌、铁 B. 在原电池中,发生氧化反应的电极为负极 C. 碱性锌锰电池中负极电极反应式:Zn+2OH--2e-=Zn(OH)2 D. 手机中使用的锂电池属于二次电池 4.用稀盐酸与稍过量的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测定中和反应反应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其热化学方程式为H++OH-=H2O ΔH=-57.3kJ mol-1 B. 测量中和反应反应热的一次实验过程中,至少需测定温度3次 C. 玻璃搅拌棒若用铜质材料代替,则测量出的中和反应反应热ΔH偏小 D. 若稀酸中H+与稀碱溶液中OH-的物质的量相等,则所测中和反应反应热数据更准确 5.在如图所示的两个烧杯中分别插入形状和大小几乎一样破损的镀铜铁片和破损的镀锌铁片,一段时间后,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甲中铜层上产生气泡,乙中铁层上产生气泡 B. 对比两烧杯中的铁片,甲烧杯中腐蚀得更严重 C. 镀层破损后,镀层并不都能对铁起保护作用 D. 向两烧杯中分别滴加相同的KMnO4溶液,现象相同 6.某种氢燃料客车搭载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a极电极反应式为 B. 空气中的O2在b极发生还原反应 C. 质子从a极区通过质子交换膜进入b极区 D. 转移4mol电子时消耗H244.8L(标准状况) 7.近日,三星堆文物保护修复团队历经一年多的努力,使得青铜瓿首次露面。青铜器在潮湿环境中(含Cl-)发生电化学腐蚀生成铜锈[主要成分化学式为Cu2(OH)3Cl,原理如图所示],考古学家将铜锈分为无害锈(形成了保护层)和有害锈(使器物损坏程度逐步加剧,并不断扩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Cu2(OH)3Cl属于无害锈 B. 锈蚀过程可能发生析氢腐蚀 C. 青铜器表面覆一层食盐水可作保护层 D. 正极电极反应式为 8.常温下,向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 X和2mol Y,发生反应:X(g)+2Y(g) nZ(g),5min时测得容器中X、Z物质的量浓度相同,Y的转化率为2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n=4 B. 前5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X)=0.04mol L-1 min-1 C. 5min时X的体积分数为25% D. 反应达平衡时2v正(X)=v逆(Y) 9.某温度时,在2L恒容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直至平衡状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0~2min,Z的反应速率为0.025mol L-1 min-1 B. 平衡转化率α(Y)=3α(Z) C. 若反应能自发进行,则反应的焓变ΔH<0 D. 反应过程中混合气体的密度逐渐减小 10.常温下,由γ-羟基丁酸(HOCH2CH2CH2COOH)生成γ-丁内酯()的反应为HOCH2CH2CH2COOH+H2O。298K时,向反应器充入γ-羟基丁酸溶液和浓硫酸,发生上述反应,测得溶液中部分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50min时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 B. 0~120min内v(γ-丁内酯)=7.5×10-4mol L-1 min-1 C. a点反应达到最大限度 D. a点γ-羟基丁酸的转化率为50% 11.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CO(g)+2NO(g) 2CO2(g)+N2(g)。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 消耗2mol CO同时生成1mol N2 B. 2mol C=O键断裂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