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 / 教科版(2024) / 六年级下册 / 物质的变化 / 本单元复习与测试 / 编号:19795965

六年级下册(教科版)第四单元 物质的变化 知识清单

日期:2025-09-18 科目:小学科学 类型:素材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物质,变化,产生,我们,新物质,气体
预览图 4
小学科学 小学科学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科学六年级下册(教科版) 第四单元 物质的变化 知识清单 单元知识归纳和实验总结 4.1厨房里的物质与变化 1.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物质。上课使用的课本和桌椅、居住的房子和各种食物,都是由(物质)构成的。各种动植物.包括我们的身体,也是由(物质)构成的。 2.物质总是在不断地变化,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大小)、(形态)等,而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 3.我们把产生了新物质的变化叫作(化学变化),把没有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叫作(物理变化)。 4.(燃放烟花)、(铜狮生锈)都产生了新物质,所以都是(化学变化)。 4.2产生气体的变化 1.物质在发生变化时,常常会伴随一些(现象),这些(现象)可以帮助我们区别和判断物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当把白醋滴入装有小苏打的瓶盖时,会有(气体)产生,这种气体是不同于小苏打和白醋的(新物质),因此这种变化是(化学变化)。 3.二氧化碳比空气(重),且(不可燃烧)、(不支持燃烧)。 4.我们喝的一些饮料中 ,就含有二氧化碳气体, 当打开汽水瓶盖时,冒出的气泡就是(二氧化碳);我们呼出的气体也含有二氧化碳;蜡烛燃烧也有二氧化碳气体产生。 5.(鸡蛋壳)和(贝壳)也能和白醋反应产生气体。 4.3发现变化中的新物质 1.(蜡烛燃烧)不但会发出光和热,还会产生(水)、(炭黑)等新物质。 2.加热白砂糖的过程中,白砂糖首先会(熔化),这是(物理变化)。很快白砂糖的颜色会(变黄),然后越来越深,这是因为在加热过程中产生了(有颜色的新物质)。最后白砂糖变成了(黑色的固体物质),我们也会(闻到特殊的气味)。(黑色的固体)是新物质,(气味)是散发到空气中的新物质。 3.一些物质在变化的过程中,既会发生(物理变化),又会发生(化学变化),比如蜡烛燃烧、加热白砂糖等。 4.有些变化产生的新物质对我们的生活有益,如(用面粉烘制蛋糕)等。有些变化产生的新物质对我们的生活有害,如(酸雨导致森林被毁)等。 4.4 变化中伴随的现象 1.物质的变化经常会产生很多现象。变化中通常会有(发光发热)、(改变颜色)、(产生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发生。有时这些现象也可能会同时发生。 2.一些实验现象能 帮助我们判断发生了什么变化。化学变化的本质是产生(新物质)。物理变化的本质是不产生新物质,如混合红墨水和清水可以改变颜色,电灯发光可以发光发热,泥水静置产生沉淀,水被烧开产生气体等都是物理变化。 3.铁生锈是(水)和(空气)共同作用的结果。铁锈是一种与铁(不同)的物质,铁钉生锈的过程是(化学变化)。 4.铁钉生锈是一个(缓慢)的过程,铁钉在潮湿的空气中更容易生锈。 5.防止铁制品生锈的主要原理是(隔绝水和空气)。常用的方法包括:(1)将铁制品放在干燥处;(2)刷上油漆;(3)涂抹油;(4)电镀;(5)用搪瓷覆盖铁器表面等。 4.5地球家园的化学变化 1.我们生活的地球家园,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化学变化。大地之下有各种(矿物),可以用来(冶炼不同的金属);有许多美丽珍贵的(宝石),可以装点我们的生活;还有(煤炭)、(石油)等可以给我们提供(能源)。这些宝藏,并不是在一开始就存在的,而是经历了亿万年的许多变化才形成的。 2.煤的形成:亿万年前的(植物)被泥沙掩埋后,在地底(高温高压)的环境下,慢慢变成了煤。 3.地底下发现的煤,一般都是位于(煤层)中。 4.绿色植物利用太阳能将(二氧化碳)与(水)转化为(氧气)和为生物提供能量的物质,增加了大气层中氧气的含量。 5.树木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产生氧气,使空气清洁。树木能(防风固沙)、(涵养水源),对于维护生态平衡有着重要作用,所以保护森林具有重要意义。 6.石油是地球赋予人类的宝藏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