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 统编版(部编版) / 必修 下册 / 第一单元 / 3 *鸿门宴 / 编号:21123362

3《鸿门宴》课堂实录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日期:2025-10-07 科目:高中语文 类型:教案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鸿门宴,我们,还是,霸王,人物,感觉
预览图 3
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
《鸿门宴》课堂实录 (一)基于“课文”《鸿门宴》的文本解读 《史记》关于“鸿门宴”这一历史事件,《项羽本纪》《高祖本纪》《留侯世家》《樊郦滕灌列传》中均有不同程度地记载。其中《高祖本纪》的“鸿门宴”写了268字,《留俊世家》中“鸿门宴”写了169字,《樊郦滕灌列传》中“鸿门宴”写了273字,而《项羽本纪》中“鸿门宴”却写得最为详尽,长达1605字。司马迁为何这般处理? 我们知道文章详略疏密的安排,取决于主旨的需要。从史学角度而言,“鸿门宴”这一历史事件揭开了楚汉之争的序幕,在历史上地位重要;而《项羽本纪》中的“鸿门宴”又是项羽一生发展的转折点,因而,详写密写这个“鸿门宴”,既是历史本身的需要,也是表现人物的需要。因而一直以来,中学语文教材都将《鸿门宴》收录为课文,即便是新课改后的5种版本实验教材都保留了这一经典篇目,而且都是节选于《项羽本纪》中的“鸿门宴”。历史和实践证明,《项羽本纪·鸿门宴》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最好的诠释,也是《史记》中最富有史学意义和文学色彩的华美篇章。 课堂实录《鸿门宴》 师:可能在很多人的眼里,霸王是一个饶不过去的人,无论是膜拜,还是诋毁,无论是敬为天人,还是目为下尘,霸王都已经深深融入我们的内心。李清照说:“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毛泽东则说:“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那么,霸王究竟是失败的英雄,还是多情的烈士,是玉碎宫倾的帝王,还是卤莽无知的情人?我们究竟如何看待霸王?我希望通过今天这节课,我们能够逐渐靠近历史的真相,并作出自己的判断。当然事物都是联系的,本质可以通过现象挖掘出来,研究现象也可以预知事物发展。所以,我希望同学们能够抓住蛛丝马迹,合理的思考和判断,争取把自己的观点打造出来。   师:先从标题入手,“鸿门宴”这个词,给你们的感觉是什么?   生1:我感觉到的是惊心动魄,千钧一发。   生2:我的感觉是刀光剑影,剑拔弩张,生死系于一瞬。   师:还有吗?   生3:我的感觉是两方对垒,暗藏杀机,一触即发,一发而不可收。电影、电视上常常见到这个场景,主人摔杯为号,刀斧手一拥而上……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一下子就帮我们进入了两方对垒、暗藏杀机、刀光剑影、惊心动魄的情境之中。谁先来说说司马迁是如何描述两方对垒的?   生4:感觉司马迁是采用人物对照的方法来描写人物,写作上当然就是对比手法。师:具体一点,好吗?   生4:比如对垒的双方都呈一一对应关系。主帅方面自然是项羽对刘邦;谋士方面是范增对张良;武士方面是项庄对樊哙;间谍方面是曹无伤对项伯。   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哪位来说说?   生5:因为“鸿门宴”本来就是两方对垒,所以,这样对比来写,让我们感受双方的斗智斗勇,人物性格会更加鲜明。   师:说得好,下面我们就从这几个人物出发,穿过历史的烟云和沧桑,去感受鸿门宴的刀光剑影,以及那些硝烟散尽之后的英雄人物。就从樊哙和项庄入手吧。生6:作者描写樊哙调动了各种写法。先是语言描写,“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感觉这里的语言十分短促,这既是武人说话干脆利落,更重要的是当时形势的急迫。   师:说得好。记得鲁迅有两句很有名的话,“院子里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还是枣树。”如果换成我们,干脆“院子里有两棵枣树”就得了。但味道就出不来。在这里,先生故意借助冗长的笔墨,传达单调、无聊、乏味之感,而这正是先生当时思想苦闷的真实写照。   生6:我记得老师曾经介绍过,《红楼梦》中焦大醉酒骂人的话:“老子和你红刀子进去,白刀子出来。”貌似错用,其实就是借助胡言乱语,巧妙传达焦大的醉态十足。   师:对,汉语的妙处就在这里。请继续!   生6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