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 / 人教版(2024) / 三年级上册 / 第五单元 民族的舞步 / 欣赏 阿细跳月 / 编号:21193507

第五单元 欣赏 阿细跳月 教案

日期:2024-09-17 科目:小学音乐 类型:教案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乐曲,学生,民乐,表演,感受,音乐
预览图 1
小学音乐
《阿细跳月》 【设计思路】 《阿细跳月》是一首复合拍子的乐曲,主旋律中含有切分节奏,欢快的主题不断重复,带给人们尽情舞蹈的欢乐感受。选择乐曲的前半部分让学生为民族乐器排顺序是由于乐曲旋律的重复中由不同的民族乐器演奏,学生通过模仿表演,加深对民乐合奏的理解。利用口琴吹奏“s, r d”和“s r d”不但加强了学生的口琴技艺的提高而且使学生可以更好地利用器乐帮助熟悉乐曲的旋律规律,从而更加深了学生对乐曲旋律的理解。为帮助学生感受“跳月舞”独有的欢快、热烈的情绪和载歌载舞的热闹场景,从网上搜集彝族人民壮大的“跳月”舞视频画面,让学生在直观、形象的影像画面,感受彝族舞步特有的韵律,从而激发学生了解民族灿烂艺术文化的浓厚兴趣。最后学生把课堂中的模拟民乐表演和舞蹈表演的有机结合,环环相扣,全线贯穿是最后课堂呈现出的效果。层层递进达到由感受到体验,由体验到展示的一系列活动。在活动中感受彝族音乐特有的曲风特点以及团队合作表演的丰富效果,懂得协作与分享的快乐。 【教学内容】 1.欣赏:《阿细跳月》 2.奏:结合口琴吹奏熟悉主题旋律 3.创:为《阿细跳月》编舞 【教学目标】 1、欣赏民乐合奏《阿细跳月》,感受彝族“跳月”舞独有的奔放热烈,想象、感悟音乐所表现的“月下欢舞”的欢乐情景。 2、在聆听、演唱、舞蹈等多种音乐实践活动中,感受乐曲特有的节拍韵律;在小组创编活动中,体验彝族阿细人载歌载舞时的愉悦情感。 3、初步了解民乐合奏的表演形式;能用口琴吹奏乐曲的旋律后半部分:能和着音乐的节拍创编律动并表演。 【教学重点】 在感受、体验、合作、表演等音乐活动中,能用肢体语言以及舞蹈步伐来感受、体验乐曲的节拍特点,表现音乐欢快的情绪。 【教学难点】 能用口琴吹奏乐曲的后半旋律,从而了解乐曲独有的5拍子旋律特点。 【教学过程】 一. 随音乐进入教室 二. 复习《乃哟乃》 1. 吹一吹,唱一唱 2.教师指导 3.综合表演 说明:本环节为歌曲复习部分,《乃哟乃》是第一单元的一首土家族民歌,具有很强的律动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对这首歌曲的速度的处理,要求学生的演唱、表演能精神饱满,充分体现歌曲的情绪特点以及土家族热情、能歌善舞的特点,并为后面的乐曲欣赏作铺垫。 三.导入 1.人文介绍彝族 2. 初听乐曲 3.出示课题 说明:本环节是学生第一遍完整欣赏乐曲,教师引导学生静静地聆听音乐,感受乐曲奔放热烈的音乐情绪。通过作品的背景介绍初步了解彝族阿细人在月光下围着篝火跳舞的风俗。 四、听辨乐器,感知民乐合奏 1.听辨演奏乐器:笛子、二胡、三弦、民乐合奏。 2.认识三弦:三弦是彝族舞蹈时常用的一种弹拨乐器。 3.介绍民乐合奏: 4.排序:笛子—民乐合奏—三弦—二胡 5.演一演:模仿上述乐器的演奏姿势。 6.学生模仿 民乐表演 说明:本环节通过学生根据原有对民族乐器的了解听辨第一段乐曲中的民乐合奏,对民族乐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加深了学生对音乐的理解。 五.欣赏民乐合奏《阿细跳月》 1、复听乐曲片段律动参与,感知乐曲节拍 (1)听音乐、赏画面,感知乐曲节拍特点; (2)拍一拍, (3)师生合作为乐曲创编律动或加入小乐器伴奏 (4)欣赏阿细跳月的基本舞步视频,模仿 (5) 小组围圆圈跳一跳 (6)选择喜欢的表现方式师生共同表现 说明:本环节采用听动互补的听赏方式感知乐曲节拍特点。学生在熟悉乐曲的旋律后,通过跳月舞的步伐学习以及创编活动加深乐曲5拍子音乐节拍韵律,使得学生能借助于肢体语言,将内心的感受与外部行动相统一,体验到节拍韵律。 2.口琴吹奏,学习旋律 (1)唱一唱找规律 (2)口琴新授“s,” (3)吹一吹 (4)师生合作吹奏旋律 说明:本环节是学生在理解乐曲情绪的基础上,通过师生互动的形式结合口琴吹奏主旋律中的简单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