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生物学 年级 七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第一单元 生物和细胞 第三章 从细胞到生物体 第二节 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图片和分析资料,说出细胞通过分裂和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 2.利用显微镜观察人体的基本组织,描述构成不同组织的细胞特点,并推测其功能。 3.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观察多细胞生物体的不同结构层次,说出高等动物体的结构层次包括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和个体,引导学生形成生物体是一个统一整体的认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 2.高等动物体的结构层次包括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和个体。 教学难点 1.细胞分化的基本过程。 2.高等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教学设计思路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温故知新, 引入新课 【创设情境】 2017年,两只可爱的克隆猴“中中”“华华”在我国出生了,我国科学家克服重重技术难关,人工“激活”细胞的发育“程序”,最终实现了“从细胞到生物体”。那么,在自然状态下,细胞是怎样构成生物体的呢?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知识回顾】 生物体由小长大的原因是什么? 什么是细胞生长?什么是细胞分裂? 【学生回答】 构成生物体的细胞要不断地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并将其转变成组成自身的物质,体积会由小变大,这就是细胞的生长。但是细胞不能无限制地长大,一部分细胞长到一定的大小,就会进行分裂,而且分裂后的细胞在形态、结构方面都很相似。 【提出问题】 那多种多样的细胞是如何形成的呢? 【提出问题】 出示教材“想一想,议一议”中的鱼的发育过程。一个鱼的受精卵,经过一系列变化就能发育成游来游去的小鱼,这是多么的神奇!发挥你的想象力,说一说图中省略号代表的过程大致是怎样的。在这个过程中,除细胞的数量增加以外,还发生了什么变化? 【学生思考回答】 形成的细胞数目变多了,形态不一样······ 构成动物和人体的基本单位是细胞。动物和人体的发育一般都是从一个细胞开始的,这个细胞就是受精卵。以人为例,构成人体的细胞,来源相同,最终形态却不完全一样。这种差异是怎么形成的呢? 回顾旧知,引发新知。 通过创设情境和问题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思考。 通过设置疑问,引发思考,引入新课。 理解细胞分化形成组织 【提出问题】 出示受精卵分裂的图片,经过多次分裂后,细胞发生了什么变化? 【学生思考回答】 细胞的数目增多了。受精卵通过细胞分裂产生了新细胞,但是这些细胞在形态、结构方面都很相似,并且都具有分裂能力。 【提出问题】 干细胞是一类具有增殖和分化潜能的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复制的能力,能够产生高度分化的功能细胞。观察干细胞分化示意图,思考问题:干细胞在分化过程中发生了什么变化? 【学生思考回答】 细胞的形态、结构不再相似,发生了差异性的变化,产生了不同类型和功能的细胞。 【小结】 这种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一个或一种细胞通过细胞分裂产生的子代细胞,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差异性的变化,这个过程叫作细胞分化。细胞分化产生了不同的细胞群,每个细胞群都是由形态相似,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这样的细胞群叫作组织。 【任务1】 比较细胞分裂、细胞生长和细胞分化的异同,填写在下表中。 名称过程结果细胞生长细胞分裂细胞分化 多细胞生物体都是通过细胞分裂增加细胞数量,通过细胞生长和分化形成生物体内多种多样的细胞。这些细胞进一步形成各种组织。 构成人体的组织主要有上皮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和肌肉组织;它们有什么样的特点呢? 【任务2】 利用显微镜观察人体四种基本组织的永久玻片标本,完成下表。 名称上皮 组织肌肉 组织神经 组织结缔 组织组成的细胞分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