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 / 人教版(2024) / 八年级上册(2024) /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 本章复习与测试 / 编号:21357551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 专题六教材重点素材拓展 (有答案)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日期:2025-09-28 科目:初中物理 类型:试卷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清晰,光屏,凸透镜,位置,镜头,蜡烛
预览图 4
初中物理 初中物理
专题六 教材重点素材拓展 一、应用素材拓展 1.早期照相馆里摄影师取景时看到的像是倒立的。在图示场景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摄影师面前所成的是倒立缩小的虚像 B.两位照相的人站在照相机镜头的二倍焦距以外 C.若要改拍全身像,应减小相机和两位照相的人之间的距离 D.要使人像更亮,必须在两位照相的人身后进行“补光” 2.在天安门广场某处,小丽想拍摄天安门城楼的全景,但她发现在该位置只能从观景框中看到城楼的一部分。为了拍摄到天安门城楼的全景,拍摄位置及镜头的调整正确的是( ) A.拍摄位置靠近城楼,镜头向前伸 B.拍摄位置靠近城楼,镜头向后缩 C.拍摄位置远离城楼,镜头向前伸 D.拍摄位置远离城楼,镜头向后缩 二、实验素材拓展 3.如图所示,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该凸透镜的焦距为10.0cm,凸透镜的位置保持不变。假设光具座足够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当蜡烛放在图中A区域时,光屏应放在图中 D 区域才可能呈现清晰的像 B.蜡烛从图中位置逐渐远离透镜时,所成的像会逐渐变小 C.若无论怎么移动光屏,在光屏上都找不到像,则蜡烛可能放在图中B区域 D.若光屏上要得到一个放大的像,则蜡烛应该放在图中C区域 4.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15 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现将该凸透镜和蜡烛、光屏安装到光具座上,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不移动任何器材,此时可以在光屏上观察到清晰缩小的像 B.此时只移动蜡烛,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倒立放大的像 C.将蜡烛移到30 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可在屏上得到清晰等大的像 D.将蜡烛移到 40 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清晰放大的像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5.一位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器材做实验,先用焦距为20cm的透镜甲进行实验,在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缩小的实像。 (1)他想改用焦距为 10 cm 的透镜乙继续进行实验。如果不改变发光体和凸透镜的位置,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应该向 移动,此时的像比原来 (选填“大”或“小”); (2)实验中小明不小心,手指尖触摸到了凸透镜,这时光屏上会出现 (选填“指尖的完整影子”“指尖明亮的完整像”或“烛焰较暗的完整像”)。 6.某同学为进一步了解“视力矫正”的原理,如图所示,他利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装置做了实验。他在发光体和凸透镜之间放置不同类型的眼镜片,观察到了如图所示的现象。 (1)将近视眼镜片放在发光体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使光屏远离透镜,又能在光屏上看到发光体清晰的像。这说明近视眼镜对光线有 作用,它应该是 透镜。由此可知,在近视眼得到矫正之前,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的 (选填“前方”或“后方”); (2)取下近视眼镜片,重新调整光屏的位置,使它上面的像再次变得清晰,然后将另一个镜片放在发光体和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又变模糊了,再使光屏靠近透镜,又可以在光屏上看到发光体清晰的像。这说明戴上这个眼镜可以矫正 (选填“近视”或“远视”)眼。 7.如图所示为小刚自制的“照相机模型”,其镜头是一个焦距为 10 cm的凸透镜,选用 (选填“透明”“半透明”或“不透明”)膜作为胶片来承接像。成像时,镜头离景物的距离应 ,才能在薄膜上看到清晰的像。当观察完近处物体,再观察远处物体时,小刚应将镜头 (选填“前伸”或“后缩”),薄膜上才能重新得到清晰的像,一旁的小丽说不用调节镜头也行,说着她把自己的眼镜摘了下来放在镜头前方,薄膜上也呈现出清晰的像了,说明小丽是 (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为使成像清晰,应将A对着明亮的室外 B.为使成像清晰,观察时应选择暗的物体做观察对象 C.照相时,镜头离景物的距离要大于二倍焦距,才能在薄膜上看到清晰的像 D.用自制的照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