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 / 统编版(部编版)(2024) / 七年级上册(2024) /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 本单元复习与测试 / 编号:21406066

【专项培优】统编版历史(2024)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度 单元培优卷(含答案)

日期:2025-09-26 科目:初中历史 类型:试卷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材料,时期,历史,商鞅,春秋,变法
预览图 4
初中历史 初中历史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项培优】统编版历史(2024)七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度培优卷 一、单选题 1.制作年代标尺是历史学习的有效方法之一,它能将复杂的历史较直观形象的展示出来。右边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时制作的年代标尺,其中①处应该是(  ) 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秦朝 2. 文物是了解历史的重要史料。下列文物中有助于了解商朝历史的是(  ) A. 河姆渡黑陶钵 B. 殷墟甲骨 C. 商鞅方升 D. 半两钱 3.春秋时期的第一个称霸的诸侯是(  ) A.晋文公 B.秦穆公 C.齐桓公 D.越王勾践 4.观察下图,你认为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最重的青铜器是(  ) A.司母戊鼎 B.四羊方尊 C.大盂鼎 D.青铜立人像 5.“思想文化是一定现实的反映”,百家争鸣的学术局面反映的社会现实是(  ) A.西周实行分封制 B.春秋时期生产力的发展 C.春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 D.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 二、判断题 6.通过推选产生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史称“禅让”,禹破坏了禅让制,开始王位世袭制。(  ) 7.下图人物画像是孔子。 8.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大变革时代,各诸侯国纷纷变法。其变法的直接目的都是为了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 9.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三、填空题 10.请将相应内容的字母填入括号内 孔子—(     )A“兼爱”“非攻” 老子—(    )B“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 庄子—(     )C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相到互转化。 韩非—(     )D提出“仁”的学说。 墨子—(     )E“无为而治” 孙武—(     )F主张改革,反对空谈仁义,提倡法制。 11.铁农具的使用出现在    时期,    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 12.将下面成语与相关的历史人物连线。 管鲍之交    A齐恒公 退避三舍    B楚庄王 卧薪尝胆    C晋文公 一鸣惊人    D勾践 13.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为政以德”的春秋晚期思想家是   ,他是   学派的创始人,记载他的言论的著作是《   》。 四、问答题 14.春秋战国时期被称为我国古代历史上的“大变革时代”。请回答: (1)在历史学习中,通过对历史现象之间联系的思考,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清晰地认识历史,发现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请将下面示意图中的空格补充完整: 材料一 商鞅舌战守旧群臣 (2)材料一中,商鞅舌战的对象代表的是哪个阶级? (3)你认为,商鞅变法中哪条内容最能损害这些“守旧群臣”的利益? 材料二 旧贵族由于既得利益受到损害,他们与太子串通一气,诽谤商鞅。……他被诬陷“谋反”,惨遭“车裂”。他虽然不幸,但新法仍继续推行,秦的国势日趋强盛。 (4)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这次变法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5)通过学习商鞅变法,结合当今改革开放,你认为商鞅变法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五、材料分析题 15.进入春秋时期,周王室势微,诸侯势力逐渐强大起来……与此同时,铁器和牛耕的使用提高了生产力,私田越来越多……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经济上的变革最重要的表现是什么? (2)春秋时期,诸侯称霸,列举两个霸主。 (3)请说说春秋争霸的利弊。 16.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农业文明在中华文明体系中享有重要地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甲骨文字形 表达的含义 协 三个“力”并列,表示合作 材料三 (1)材料一属于哪种史料类型?材料一遗址中发现的文物代表的是哪一流域的农耕文明? (2)根据材料二,指出“协”字体现的农耕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 (3)材料三两幅图片反映了春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