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 统编版(部编版) / 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 第三单元 法律与教化 / 第9课 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 / 编号:21417788

第9课 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含解析) 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部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日期:2025-11-05 科目:高中历史 类型:试卷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
预览图 0
第9课 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 【基础达标】 1.公元4世纪,罗马法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粗俗化”,例如此前所有权与占有之间清晰的概念分界变得模糊不清,甚至连法院办案手册也出现了过于简化的情况。该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罗马帝国的衰落导致政局动荡 B.共和时代贵族再次垄断立法权 C.罗马法出现一定程度上的倒退 D.商品经济和海外贸易不断发展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4世纪即西罗马帝国后期,罗马法的内容和执行遭到破坏,出现“粗俗化”,主要原因是罗马帝国衰落和政局动荡,A项正确;公元4世纪是罗马帝国时期而非共和时代,排除B项;“罗马法出现一定程度上的倒———是材料现象的表现而非原因,排除C项;商品经济和海外贸易的发展是促进而非破坏罗马法发展的原因,排除D项。 2.为了进一步规范人们的日常行为,教会在11世纪提出了人从出生到死亡的所谓“七圣事”,包括洗礼、坚振、圣体、告解、终傅、神品、婚姻。下图所示为中古时期欧洲婚礼场面的绘画作品。这反映了基督教会(   )。 A.保存了古典文化 B.主导了基层治理 C.强化了服务意识 D.承担了教化功能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基督教提出了从出生到死亡的“七圣事”,这对欧洲人的日常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体现了基督教承担了一定的社会教化功能,D项正确;西方古典文化指的是古希腊罗马文化,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A项;西方基层治理并非由基督教主导,排除B项;材料反映基督教规范了人们的日常行为,而非为民众服务,排除C项。 3.面对一个案件时,法官首先考虑的是,是否存在相关的案例,也就是法院此前是否已经针对同类案件作出过判决,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则可以依该判例来决定本案所适用的法律,即法官决定案件的重要依据是从案例到案件。由此可知,该法官最可能适用的是(   )。 A.英美法系 B.日耳曼法 C.罗马法 D.大陆法系 【解析】据题干“案例”“则可以依该判例来决定本案所适用的法律,即法官决定案件的重要依据是从案例到案件”等信息可知,材料所述属于英美法系的典型特征,A项正确。 4.狄德罗在《百科全书》中说:“自由是天赐的东西,每一个同类的个体,只要享有理性,就享有自由的权利……不是国家属于君主,而是君主属于国家。”此言论体现了(   )。 A.自由平等,主权在民 B.自由平等,三权分立 C.天赋人权,个人自由 D.主权在民,联邦共和 【解析】“自由是天赐的东西,每一个同类的个体,只要享有理性,就享有自由的权利”表明自由平等,“不是国家属于君主,而是君主属于国家”表明主权在民,故选A项;三权分立是孟德斯鸠的主张,排除B项;材料表明自由平等和主权在民,没有涉及个人自由,排除C项;“不是国家属于君主,而是君主属于国家”中的“君主”表明这是君主立宪,而不是联邦共和,排除D项。 5.1541年,新教加尔文派入主日内瓦,之后不久便颁布了《教会法案》,以此作为市民思想行动的规范,如将参加公共活动的严格守时作为市民的义务,而公开进行不符合宗教要求的歌舞娱乐活动的市民则要被判处监禁。这些规定(   )。 A.蕴含了勤俭的教化诉求 B.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C.体现了大陆法系的特征 D.贯彻了平等的法治精神 【解析】据材料“将参加公共活动的严格守时作为市民的义务,而公开进行不符合宗教要求的歌舞娱乐活动的市民则要被判处监禁”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加尔文派颁布的《教会法案》对市民行动作出了一些规范要求,这些规定在一定程度上带有避免浪费、生活节俭的要求,A项正确。 【拓展提升】 6.(改编·情境创新+视角创新)下表所示是《十二铜表法》的主要内容。据表中内容可知,《十二铜表法》(   )。 第一表 传唤 第五表 继承和监护 第九表 公法 第二表 审判 第六表 所有权及占有 第十表 宗教法 第三表 执行 第七表 房屋及土地 第十一表 为前五表之补充 第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