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 高考专区 / 一模真题 / 编号:24268456

山西省吕梁市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阶段性统测历史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11-03 科目:高中历史 类型:试卷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错误,选项,材料,边疆,答案,马场
预览图 0
吕梁市高三年级阶段检测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 1 2 3 4 5 6 7 8 B D B D C A B C 9 10 11 12 13 14 15 16 C B C A A D A B 1.答案:B 考点:战国时期区域文化交流与整合。 解题思路:分析材料关键信息:东大杖子墓地既有“土著习俗”(封石、殉牲),又有“燕文化影响”(棺椁制、铜陶礼器),且燕文化渐占主要地位。排除错误选项:A项“变法潮流”材料未提及;C 项“礼乐制度受冲击”与“燕文化礼器占主导”不符;D项“土著文化消亡”错误,材料仅体现燕文化占主要地位,土著习俗仍存在。确定正确选项:B项“文化整合”符合“土著习俗与外来文化融合,外来文化渐占主导”的现象。 2.答案:D 考点:汉初治国政策的目的。 解题思路:分析材料政策内容:“孝悌力田”政策通过免除徭役、设置官员、引导民众等方式,推行“孝悌”(道德)和“力田”(农耕)。排除错误选项:A项“察举制度”正式确立于汉武帝时期,汉初未形成;B项“尊崇儒家思想”始于汉武帝“罢黜百家”,汉初尊黄老思想;C项“休养生息”侧重减轻赋税、鼓励农耕,材料核心是“孝悌”道德引导,非单纯发展经济。确定正确选项:D项“加强道德教化”契合“孝悌”的道德导向,“力田”也需通过教化引导民众。 3. 答案:B 考点:唐朝税收结构的变化, 解题思路:分析图表核心:柱状图体现唐朝不同时期税收中货币形式的占比变化,需关注“货币税”的发展趋势。排除错误选项:A项“税制改革加剧土地兼并”,材料未涉及土地兼并与税制的关联;C项“依赖商业税收”错误,唐朝仍以农业税为主体;D项“专卖制度”材料未体现,图表仅反映税收结构,非税收来源。确定正确选项:B项“税收货币化倾向”符合图表中货币形式税收占比上升的趋势。 4.答案:D 考点:宋代武进士分布与时代背景的关联。 解题思路:关键前提:图A处应为武进士数量显著变化的节点(结合宋代历史,多为边疆或军事局势紧张时期,如宋辽、宋金战争阶段)。排除错误选项:A项“商品经济发展”与武进士数量无直接关联;B项“重文轻武政策调整”错误,宋代始终以重文轻武为基本国策;C项“专制权力强化”与武进士选拔 无直接因果关系。确定正确选项:D项“政治军事格局演变”,如边疆战乱频繁时,朝廷需更多军事人才,推动武进士数量变化,符合逻辑。 5.答案:C 考点:明代科举与时代需求的关系。 解题思路:分析材料关键信息:策问题目聚焦“治河、漕运、南倭北虏”,均为现实治理中的迫切问题。排除错误选项:A项“选拔程序公平严密”材料未涉及;B项“经济发展需求”错误,题目多涉及军事、水利,非经济领域;D项“缓解边疆沿海形势”错误,科举策问仅体现考查方向,无法直接缓解局势。确定正确选项:C项“经世致用”即关注现实、解决实际问题,与材料中策问聚焦现实治理问题相符 6.答案:A 考点:秦汉至清朝军马场分布与边疆经略的关系。 解题思路:分析地图核心:军马场分布与边疆军事需求直接相关,不同朝代军马场的位置变化反映边疆防御重点的调整。排除错误选项:B项“治国理念调整”(如儒、法、道思想变化)与军马场分布无直接关联;C项“民族交融”材料未体现,军马场侧重军事,非民族交流;D项“边疆经济发展”错误,军马场是军事设施,与经济发展无关。确定正确选项:A项“边疆经略演变”,如汉代军马场侧重北方匈奴防御,唐代侧重西北边疆,清代侧重东北、西北,符合军马场分布的变化逻辑。 7.答案:B 考点:20世纪20年代商人群体的政治诉求与国民革命的关联。 解题思路:分析材料关键信息:20世纪20年代,商人群体要求改变“贵族、军阀执政”,主张“农工商务及劳动者执政”,并推动政府改良内政。排除错误选项:A项“开始明确提出政治诉求”错误,近代早期商人群体已有政治诉求(如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