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 统编版(部编版) / 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 / 第五单元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 /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 编号:21570582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练习(含解析) --2024-2025学年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日期:2025-10-05 科目:高中历史 类型:试卷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中国,2024,浙江,侵略,列强,洋务运动
预览图 2
高中历史 高中历史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 考点一 太平天国运动 1.《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则主有所运用,天下大家处处平均,人人饱暖矣。”这一规定表明,《天朝田亩制度》的突出特点是( ) A.绝对平均主义 B.公平正义 C.军事政治合一 D.自由民主 2.[2024·浙江湖州期末] 太平天国运动代表了近代中国人民寻求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它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是 ( ) A.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 B.引起中央权力下移 C.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D.彻底瓦解封建秩序 ◆ 考点二 洋务运动 3.李鸿章说:中国积弱,由于患贫。必先求富,而后才能自强。下列企业体现“求富”这一思想的是( ) A.江南机器制造总局 B.上海轮船招商局 C.天津机器局 D.福州船政局 4.有学者认为洋务运动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的产物,是统治阶级为挽救自身危亡而发起的自救运动,虽然为工业化打下了基础,但是只给中国经济和社会带来了表面的变化,洋务企业也抑制了私人资本的自由发展。该学者意在强调洋务运动( ) A.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B.不能有效解决国家所处困境 C.颠覆了传统的社会价值体系 D.将中国纳入了近代化的轨道 ◆ 考点三 边疆危机与甲午中日战争 5.有诗云:“老将稀龄更猛威,镇南关外马如飞,先士卒,出兵奇,凉山直捣凯歌归”“镇南大捷惊寰宇,钦北故居耀神州”。诗中“老将”是指 ( ) A.左宗棠 B.冯子材 C.邓世昌 D.林永升 6.[2024·浙江宁波期末] 随着外国商人和传教士的涌入,英美将军舰驶入了中国内河,主要是长江流域。1913年,美国专门为长江巡弋建造了两艘军舰,第二年,这两艘军舰就沿长江一路驶到了距离长江入海口2100千米的重庆。上述军舰驶入内河和重庆分别是根据( ) A.《南京条约》《天津条约》 B.《南京条约》《马关条约》 C.《天津条约》《马关条约》 D.《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7.[2024·浙江海宁月考] 日本侵占台湾后,台湾人民进行了顽强的抗争,1895年5—10月,台湾义勇军和留台清军展开了一波又一波反抗日军占领的武装斗争,重挫了日本占领军,表明了台湾人民不屈服于日本的坚强意志。留台清军的将领是 ( ) A.左宗棠 B.邓世昌 C.刘永福 D.郑成功 ◆ 考点四 瓜分中国的狂潮 8.[2024·浙江台州期末] 鸦片战争后,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日益加剧。下列项中属于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加深新表现的有( ) ①中国接受协定关税和开放五口通商 ②列强在通商口岸合法开设工厂 ③鸦片以“洋药”名义纳税进口 ④列强纷纷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9.1858年,《天津条约》签订,英法等西方国家获取了在长江各口岸及内地游历、经商等侵略权益,但直到1863年之前,西方人在华游历的首选之地却是东三省、天津和北京一带。这最有可能是因为 ( ) A.洋务运动建立新式军事工业 B.太平天国运动具有反侵略性 C.列强遵守“东南互保”协议 D.传统的经济模式具有排他性 10.[2024·浙江淳安月考] “自强”出自《易经》“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19世纪60年代后,中国掀起了以“自强”为目标的仿效西方的新政运动。该运动 ( ) A.创办了军事工业上海机器织布局 B.始终不曾脱离中国政治、文化的传统框架 C.实现了保障国家安全、抵抗外敌侵略的目的 D.期间创建的北洋舰队在黄海海战中全军覆没 11.[2024·浙江丽水发展共同体月考] 鸦片战争后,面对外来侵略,魏源主张在必要时以守内河为主,放弃对外洋和海口的控制。19世纪70年代,李鸿章认为,在“近日财用极绌”的情况下,务必“统天下全局通盘合筹”,主张必要时放弃陆疆而保海疆。这反映了( ) ①列强对华侵略重点转移 ②中国人海权意识的觉醒 ③晚清国防实力较为有限 ④太平天国牵制清朝精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2.[2024·浙江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