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 高考专区 / 教材梳理(一轮) / 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下) / 编号:24018673

第16单元 第48讲 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课件 学案 练习)2026届高中历史统编版(部编版)一轮复习

日期:2025-10-04 科目:高中历史 类型:课件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发展,材料,排除,经济,解析,正确
预览图 0
第48讲 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 ● 重点问题·突破 【核心概念】 对点演练1 A [解析] 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某巴西画家在1943年的作品中融入了土著元素,体现了全球化背景下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交融与发展以及文化多元化特征,A项正确;世界文化是多元的文化,不存在不同种族文化的优劣之分,排除B项;材料未提及其他艺术派别的发展情况,不能得出混血土著艺术占据主导地位,排除C项;本土文化的发展有利于抵制欧洲殖民文化的不断渗透,“阻止了”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 对点演练2 A [解析] 据材料信息可知,世界卫生组织与世界银行等多个组织合作应对热带病,体现全球治理中的合作与互动,故选A项;材料强调国际组织相互合作,共同应对热带病的措施,目的是解决这些疾病给贫困地区造成的困境,不是推动成员国的同步发展,排除B项;国际经济新秩序至今尚未建立,“推动了国际经济新秩序建立”这一表述错误,排除C项;这些做法本身就是国际间协调与合作的表现,其主要目的是解决热带病给贫困地区造成的困境,排除D项。 【重点探究】 探究主题一 (1)发达国家地位受到削弱但仍占据优势,并力图继续维持其主导地位;新兴大国地位日益提高,作用不断增强;新的协调机制、新型大国关系正在形成,国际关系日益民主化;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2)示例: 论题: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影响各国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 阐述:发展中国家由于生产力水平不高,以初级产品为主要出口物。材料柱状图中马来西亚、泰国、南非、中国等对外贸易依存度高于世界平均值,说明它们需要海外市场;发达国家的产品技术含量高,压低初级产品的价格,加之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的延续,对外贸易的依存度较低。 因此,努力构建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推动国际贸易公平公正的新环境形成,才能促进不同类型国家的共同发展,推动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 探究主题二 (1)政府领导与扶持;科学研究与技术推广相结合(科研成果运用),发展沙漠农业;争取国际援助(世界帮助、国际合作)。 (2)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地区冲突;恐怖主义。当今制约战争、维护世界和平的因素: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加强;联合国作用的加强;和平思想深入人心;和平运动不断高涨;等等。 ● 选考命题·探究 【真题密接】 1.A [解析] 材料反映了法、德两国反对英国对伊拉克动武,但英、意、葡等国却坚持支持美国对伊战争,这说明了欧盟内部的矛盾以及欧美联盟关系裂痕凸显,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英国脱欧倾向,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美国对欧洲议会的操纵,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欧盟内部的矛盾与分歧,不能说明法德是欧盟的主宰国,排除D项。 2.B [解析] 结合材料表格可知,2000—2019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最快,所以①正确;从表格内容可以看出,美国国内生产总值虽然还是第一,但增速在放缓,而中国、印度增速较快,并且法、德等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也在增长,这说明世界经济格局由一超独大向多极化发展,④正确。①④正确,B项正确。材料只能体现全球主要经济体(部分)的国内生产总值,无法由此判断区域经济集团化特征,②错误;由材料可知,巴西经济增量没有超过德国,③错误。②③错误,排除A、C、D项。 3.B [解析] 邓小平强调,在关注苏联、西欧、北美、日本等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发展的同时,还要关注亚非拉等新兴民族国家(这些国家往往是欠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南半球)的发展,而改善南北关系、促进更加公平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推动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符合邓小平所述主张,选择B项;结伴而不结盟强调中国与其他国家建立合作伙伴关系而不结盟,与推动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无关,推进大国协调合作及与周边国家共同发展均未体现推动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排除A、C、D项。 4.C [解析] 本题考查亚太经合组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