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讲 二战后西方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生活 ● 重点问题·突破 【核心概念】 对点演练1 C [解析] 题干所示为英美国家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社区更新行动,“兼顾经济发展、社会福利、阶层融合”“更多主体参与和社区赋权,探索公共部门、私营企业、社区三方合作的治理模式”,表明英美国家积极探索多元社区治理模式,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社会保障,建立起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英美国家社区更新行动有利于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排除B项;英美国家的社区更新行动有利于建立自下而上的解决社会问题机制,排除D项。 对点演练2 A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取代了以英镑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美元取得了在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中的霸权地位。这与材料漫画中身穿护士服的美国财政部官员摩根索喜形于色相符,而英格兰银行与凯恩斯的想法“它不是我们的孩子,它有金色的头发”表明英国对于这个秩序表达出了不满,英美存在明显的分歧,A项正确。浮动汇率制度在20世纪70年代被采用,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金本位制已全面恢复”的说法绝对化,排除C项;经济全球化蓬勃发展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 【重点探究】 探究主题一 (1)特点:由国家及政府主导,用法律手段加以保证,以国家财政作为基本保障,覆盖面广且体系健全。历史影响: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巩固了资本主义统治,一定范围内改善了民众的生活,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但过度的社会保障容易产生一些弊端,如加重了国家财政负担,助长了懒惰行为,使人们缺乏工作动力、工作效率低下,等等。 (2)历史经验:社会保障制度要与国情相结合,兼顾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要以民生为根本立足点。 探究主题二 (1)表现:金本位制瓦解;货币贬值和通货膨胀;贸易保护主义。含义:布雷顿森林体系是由各国通过国际合作达成共识,形成的由美国主导的各国共赢的新的国际货币体系,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改变了20世纪30年代的货币混乱局面,因而“开创了一个新时代”。 (2)原因:战后各国经济发展,资本主义世界美日欧三足鼎立格局形成,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美元依然是世界主导性货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协调作用。评价:停止美元兑换黄金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随着世界经济发展,世界对美元的需求增长,美元流向全世界,美国没有足够的外贸顺差回收美元,1971年出现了抛售美元、抢购黄金的浪潮,最终导致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美元依然坚挺,美国依然是世界经济霸主,浮动汇率客观上有利于世界经济发展。 ● 选考命题·探究 【真题密接】 1.D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世界各地区饥饿人口数量变化反复,饥饿发生率总体呈现下降趋势,但变化幅度较小,反映了保障粮食安全不容忽视,仍应是世界各国政府的重要职责,故D项正确;1995—2007年,发展中国家饥饿人口数量上涨,但饥饿发生率下降,故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粮食杂交育种新技术的作用,故排除B项;根据表格数据,部分发展中国家较为集中的区域的饥饿人口数量呈现上升趋势,故排除C项。 2.B [解析] 根据曲线图可以看出,1910—1990年间,美国农业中劳动力的投入使用量指数总体呈下降趋势,机械、化学品的投入使用量指数总体呈上升趋势。结合所学可知,农业生产中机械化可以节约劳动力,提高生产效率,化学品的使用使得农业不再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进行耕作和照管农作物,大大缩短了生产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机械化、农业科技助推农业节约劳动力,B项正确。机械化作业有利于农业集约化程度的提高,排除A项;生态环境问题是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不单单是化学品广泛使用造成的,排除C项;美国“农业逐步走向衰落”的表述不符合史实,农业劳动力的减少是现代农业发展的趋势,排除D项。 3.A [解析] 根据材料“美国大量抛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