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学 / 人教版(2024) / 七年级上册(2024) / 第二单元 多种多样的生物 / 第三章 微生物 / 第一节 微生物的分布 / 编号:21572680

(2024人教版生物学)2.3.1:微生物的分布必背知识点+专项练习(含解析)

日期:2025-09-23 科目:初中生物 类型:学案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细菌,真菌,菌落,实验,落叶,环境
预览图 0
2024人教版生物学)必背知识点2.3.1:微生物的分布 1.微生物:个体微小, 结构简单 的生物,主要包括 细菌 、 真菌 和 病毒 等。 2.菌落:由一个或多个 细菌 或 真菌 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 子细胞群体 称为菌落。 3.观察菌落 分类 菌落 大小 形态 颜色 细菌菌落 小 表面或光滑黏稠,或粗糙干燥 呈白、黄、红等多种颜色 真菌菌落 大 常呈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 呈现白、红、褐、绿、黑、黄等不同的颜色 4.培养细菌、真菌(菌落)的一般方法: 配制 培养基 → 高温灭菌 → 冷却后接种 → 恒温 培养。 5.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1)提出问题: 洗手能减少手上的细菌或真菌吗? (2)作出假设: 洗手能减少手上的细菌或真菌。 (3)制订并实施计划: (4)实验现象: (5)得出结论:洗手能减少手上的细菌或真菌。 6.细菌和真菌的生存也需要一定的条件。如 水 、 适宜的温度 、 有机物 、一定的生存空间等。氧气不是细菌生存的必须条件,有些菌不需要氧气:如乳酸菌、甲烷菌、破伤风杆菌。 【2.3.1 微生物的分布】 1.(2023眉山)细菌很小,大部分真菌的个体也比较小,但在培养基上,它们会迅速繁殖,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每个菌落由大量不同种的菌体集合而成 B.一个菌落是由一个细菌或真菌细胞构成 C.菌落特征可作为鉴别细菌与真菌的依据 D.在液体培养基中培养细菌时可形成菌落 2.(2024齐齐哈尔)细菌、真菌是生物圈中广泛分布的生物,有关细菌、真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菌和真菌都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B.大多数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C.细菌菌落比真菌菌落大 D.细菌都是单细胞的,真菌都是多细胞的 3.(2024滨州)酸奶酸甜可口,营养丰富,是利用乳酸菌发酵制成的一种乳酸饮品。某兴趣小组开展了制作酸奶的实践活动,步骤如下: ①将600mL新鲜牛奶煮沸,冷却至常温,加入适量酸奶,搅拌均匀; ②取3个大小相同的小碗,沸水中煮3分钟,冷却后分别倒入200mL混合后的牛奶; ③将3个小碗用保鲜膜密封,分别置于15℃、35℃、55℃的恒温箱中培养; ④10小时后,分别从3个小碗中取样检测其酸度,并记录。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该活动探究了温度对乳酸发酵的影响 B.用保鲜膜密封的主要目的是防止杂菌进入 C.加入酸奶的目的是接种乳酸菌 D.可将记录的数据绘制成曲线图以便分析 4.生物小组的同学利用微生物培养技术,检测了佩戴不同时间的口罩内侧细菌的数量,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 误的是( ) A.检测前培养基不需要进行灭菌处理 B.将口罩内侧与培养基接触的过程相当于接种 C.该菌落是细菌通过分裂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子细胞群体 D.细菌的数量在4小时内激增,说明一次性口罩最好定时更换 5.某兴趣小组的同学探究了“细菌对落叶的分解作用”,实验方案及现象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甲组:收集杨树落叶,清洗、灭菌、置于无菌环境,一周后杨树落叶无变化。 乙组:收集杨树落叶,清洗、灭菌、接种细菌、置于无菌环境,一周后杨树落叶 出现腐烂。 A.该实验的变量是细菌的有无 B.甲、乙两组所取的杨树落叶数量可以不同 C.该实验说明细菌对落叶有分解作用 D.灭菌是为了防止其他菌种对实验造成干扰 6.保存不当的食品和衣物表面很容易发霉,霉菌的生活受哪些环境因素的影响呢?某实验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组别 甲 乙 丙 实验处理 将烤干的橘皮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25 ℃ 环境里 将新鲜的橘皮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25 ℃ 环境里 将新鲜的橘皮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0 ℃ 环境里 实验结果 不发霉 发霉 不发霉 A.甲与乙两组实验探究的问题是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 B.甲与丙两组实验的结论是霉菌的生活需要适宜的温度 C.该实验提示我们,低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