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 / 苏科版(2024) / 八年级上册(2024) / 第四章 物态变化 / 本章复习与测试 / 编号:21601549

第四章 物态变化 复习题(含解析)2024-2025学年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日期:2025-09-29 科目:初中物理 类型:试卷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现象,形成,冰箱,熔化,下列,温度
预览图 5
初中物理 初中物理
第四章物态变化复习题 一、单选题 1.“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二十四节气准确反映了自然节律变化,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倒计时更是以二十四节气为序,惊艳世界。下列节气中涉及的物态变化,分析正确的是(  ) A.“雨水”﹣﹣雨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B.“寒露”﹣﹣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C.“霜降”﹣﹣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D.“大雪”﹣﹣雪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2.下列现象形成过程中需要放热的是(  ) A.春天,河里的冰逐渐变成水 B.夏天,湿衣服在阳光下晒干 C.秋天,树叶上霜的形成 D.冬天,冻冰的衣服变干 3.徐州某天天气预报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预报的最低气温读作“摄氏零下1度” B.全天气温不会高于3℃ C.雪的形成过程中会吸收热量 D.雨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4.小丽发现用电吹风吹干湿发时,用高速热风并将头发散开,会干的更快些,她与同学们对这一现象进行讨论后,提出了下面四个问题,其中最有探究价值且易于探究的科学问题是(  ) A.头发干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B.液体蒸发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C.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液体温度有什么关系? D.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液体表面积有什么关系? 5.中华诗词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诗词中关于物态变化分析正确的是(  ) A.“春风拂槛露华浓”,露的形成是吸热汽化 B.“霜叶红于二月花”,霜的形成是放热凝固 C.“斜月沉沉藏海雾”,雾的形成是放热液化 D.“晓驾炭车辗冰辙”,冰的形成是放热凝华 6.如图是我国的传统民俗表演“打铁花”。表演者击打高温液态铁,液态铁在四散飞溅的过程中发出耀眼的光芒,最后变成固态铁。此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升华 B.凝华 C.熔化 D.凝固 7.下列温度最接近4℃的是(  ) A.冰箱冷冻室的温度 B.冰箱冷藏室的温度 C.刚煮熟鸡蛋的温度 D.西安冬天的最低气温 8.深秋的早晨,路过小河边,会看到河面上一团团的“白气”,当太阳出来后“白气”便慢慢散去。上述“白气”的相关现象涉及的物态变化有(  ) A.升华和凝华 B.升华和液化 C.汽化和熔化 D.液化和汽化 9.下图是分别表示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熔化或凝固规律的图像,下列说注正确的是(  ) A.甲种物质是晶体,图像表示的是凝固过程 B.乙种物质是非晶体,图像表示的是熔化过程 C.丙种物质是非晶体,图像表示的是熔化过程 D.丁种物质是晶体,图像表示的是凝固过程 10.下列现象不可能出现的是(  ) A.寒冷的冬天,冰冻的衣服也会干 B.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内走到室外,眼镜上会出现小水珠 C.潮湿的夏天,从冰箱取出的啤酒瓶上回出现小水珠 D.有风的天气,游泳后从水中出来会感到冷 11.夏天,打开冰箱冷冻室的门,常常看到冷冻室中冒出一股白雾,这是(  ) A.冰箱里原有的水蒸气液化成小水滴 B.冰箱里的冰熔化化成小水滴 C.冰箱里的冰升华后又液化成小水滴 D.冰箱外部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 12.下列关于物态变化以及吸、放热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早春,冰雪消融是熔化现象,熔化需要放热 B.初秋,草叶上出现的露珠是液化现象,液化需要放热 C.寒冬,户外堆起的雪人没有熔化却变小是汽化现象,汽化需要吸热 D.盛夏,从冰箱里取出的冰棍周围出现“白气”是凝华现象,凝华需要吸热 13.如图所示,小红将冰块放于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放在一铺有湿抹布的桌面上,用温度计测量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可以看到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过一段时间后,小红观察易拉罐的下部,发现有白霜,拿起易拉罐时发现湿抹布和易拉罐的底部粘在一起了。小红对实验现象进行了分析,其中分析错误的是(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