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第2章 元素与物质世界 1.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特征、及实质。 2.通过探究氧化还原的实质,从微观角度认识表示氧化还原反应的两种常见方法———双线桥法和单线桥法。 3.理清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之间的关系 写出以上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思考:在这些反应中,铜元素发生了哪些变化?含有铜元素的物质在这些反应中各表现出什么性质? 联想 · 质疑 联想 · 质疑 2NaOH + CuSO4 Cu(OH)2 + Na2SO4 H2 +CuO Cu + H2 O △ Fe + CuSO4 Cu + FeSO4 +1 +2 +2 +1 0 +2 0 +1 0 +2 0 +2 0 0 +2 -2 O2 +Cu CuO △ 没有化合价变化的反应称为: 非氧化还原反应 有化合价变化的反应称为: 氧化还原反应 一、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1.概念: 在反应过程中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化学反应。 氧化反应:反应物所含某种(或某些)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 如H2 →H2 O 还原反应:反应物所含某种(或某些)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 如CuO→Cu。 思考: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是分开进行的吗? 同时发生 1.下列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CaCO3+2HCl===CaCl2+CO2↑+H2O B.CaO+H2O===Ca(OH)2 C.Mg + 2HCl = MgCl2 + H2↑ D.Na2O+CO2===Na2CO3 C 思考: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化合价为什么会发生变化 ? 交流 · 研讨 交流 · 研讨 1.金属钠可以在氯气中剧烈地燃烧并生成氯化钠。这个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吗?氯气由氯分子构成,一个氯分子由两个氯原子构成。金属钠由钠原子构成。氯化钠由Na+和Cl-构成。可见在反应过程中,钠原子变成了Na+ ,氯原子变成了Cl- 。钠原子和氯原子是怎样变化为Na+和Cl-并进而形成氯化钠的呢? 2Na+Cl2===2NaCl 点燃 0 0 +1 -1 失去2×e-、化合价升高,氧化反应 得到2×e-、化合价降低,还原反应 2Na+Cl2 2NaCl 化合价升降的原因———电子得失 -e- + e- 交流 · 研讨 交流 · 研讨 2.写出铁与CuSO4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判断该反应是否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按照图2-3-2所示实验装置进行铁与CuSO4溶液反应的实验,实验现象之一是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这一实验现象对于你认识铁与CuSO4溶液反应的实质有什么启示? Fe+CuSO4 Cu+FeSO4 +2 +2 0 0 失电子,化合价升高,氧化反应 得电子,化合价降低,还原反应 二、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 得电子→化合价降低→还原反应(得降还) 失电子→化合价升高→氧化反应(失升氧) 三、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 1.双线桥法表示反应前后同一元素由反应物转化为生成物时电子转移的情况。 2Na+Cl2 2NaCl 失去2 ×e-,化合价升高,被氧化 得到2×e-,化合价降低,被还原 0 -1 +1 0 标价态:正确标出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明确变价元素的化合价升降关系 连双线:反应物指向生成物同种元素 注得失:标出“失去”或“得到”电子的总数 得失电子总数表示:原子个数 × 每个原子得失电子数 双线桥法的注意事项 必须注明“得到”或“失去” 电子转移数用a×be-形式表示,a表示发生氧化反应或还原反应的原子个数,b表示每个原子得到或失去的电子数,当a=1或b=1时,要省略 得失电子数守恒 请用双线桥法标出以下反应的电子转移: Fe2O3+3CO 2Fe+3CO2 高温 Fe + CuSO4 = FeSO4 + Cu 2.单线桥法表示反应过程中不同元素原子间的电子转移情况。 2Na+Cl2 2NaCl 2 e- 标价态:正确标出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明确变价元素的化合价升降关系 连单线:始于被氧化的物质中的化合价升高的元素,止于被还原的物质中的化合价降低的元素 注得失:标出转移电子的总数 请用单线桥法标出以下反应的电子转移: Fe2O3+3CO 2Fe+3CO2 高温 Fe + CuSO4 = FeSO4 + Cu 2Na + Cl2 2NaCl 点燃 H2O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