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 / 期中专区 / 七年级上册 / 编号:21715969

广东省德庆中学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历史9月份考试题(含解析)

日期:2025-09-27 科目:初中历史 类型:试卷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遗址,技术,发现,化石,北京人,出土
预览图 5
初中历史 初中历史
德庆中学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历史9月份考试题 考试范围:七上第1-7课;考试时间:80分钟;满分:100分 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 第I卷(选择题)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 1.1975年,贵州省博物馆人员在位于兴义市附近的顶效镇猫猫山东侧进行发掘,获人类化石、哺乳动物化石及大量打制石器,并发现用火遗址,中国科学-出卷网-出版的《中国古人类画集》,将猫猫洞出土的人骨化石定名为“兴义人”。与“兴义人”同一时期懂得人工取火的中国境内原始人类是(  ) A.元谋人 B.蓝田人 C.北京人 D.山顶洞人 2.如图是在浙江发现的一粒距今一万年的碳化稻米,这一发现再次印证了(  ) A.稻米是当时最主要的食物 B.水稻栽培起源于中国南方 C.南稻北粟局面已基本形成 D.使用耒耜提高了水稻产量 3.经过考古学家的长期发掘,在北京人居住的洞穴中发现了厚达6米的灰烬积层,灰烬中有很多石块、兽骨和朴树籽等,这一考古发现,可用来说明北京人(  ) A.学会了制作陶器的方法 B.已经掌握农作物种植技术 C.居住于半地穴式圆形房屋 D.使用火并会长时间保存火种 4.化石是记录地球历史的特殊文字。考古学者发掘的元谋人和北京人的“特殊文字”可用于研究(  ) A.人类起源 B.农耕生活 C.部落联盟 D.国家产生 5.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在遗址中可以看到(  ) A.打制石器 B.磨制石器 C.青铜器 D.铁器 6.如图所示为距今70万至20万年的古人类复原头像,应该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河姆渡原始居民 7.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下图为考古工作者在山顶洞人遗址出土的化石。它们体现了山顶洞人(  ) A.懂得人工取火 B.会狩猎和捕鱼 C.过着群居生活 D.掌握钻孔技术 8.兴隆洼遗址中出土了石锄、石铲、石斧等石制工具以及刀、匕形器、鱼镖等复合工具,遗址中还发现了经过人工栽培的粟。据此推断,兴隆洼时期(  ) A.原始农业发展 B.家畜饲养出现 C.原始聚落发展 D.粮食剩余出现 9.如图是陕西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文物。该文物说明当时的人们已掌握(  ) 人面鱼纹彩陶盆 A.种植技术 B.制陶技术 C.凿井技术 D.纺织技术 10.史料是人们了解过去、认识历史的重要依据和基础。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如果要了解中国原始农业发展状况,最可靠的史料应是(  ) A.神话传说 B.甲骨卜辞 C.遗迹遗存 D.史书记载 11.该遗址因为地处东南沿海,地下水位较高,保存了丰富的有机质遗存,如干栏式建筑。在遗址下层,还普遍发现有稻类和其他禾本科植物混在一起的堆积层。据此判断“该遗址”是(  )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河姆渡遗址 D.半坡遗址 12.公元前4000年前后,中原地区的仰韶文化迅速发展,无论是从地理还是文化的意义上,都为此后中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这反映出(  ) A.仰韶文化是中华文明起源 B.中华文明具有连续性的特征 C.仰韶文化最早形成文化圈 D.中华文明以中原地区为引领 13.河姆渡居民的和半坡居民无论是粮食种植还是居住的房屋样式都有很大不同。造成这种差异的最主要的因素是(  ) A.地理环境 B.生活习惯 C.生产工具 D.文明程度 14.考古工作者在良渚遗址发现古城和外围水利系统,据估算,其工程总量超过1000万立方米。这可用于印证良渚古城(  ) A.初步产生物品交换 B.已经出现早期国家 C.广泛使用青铜工具 D.开始推广牛耕技术 15.苏州塘北遗址的良渚文化遗存十分丰富,出土了房屋基址,还发现了大面积古水稻田遗迹、墓葬等。墓中随葬玉石器等,显示墓主人具有一定的身份地位。这表明当时的人们(  ) A.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