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 / 月考专区 / 八年级上册 / 编号:21916680

山西省朔州市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含解析)

日期:2025-09-27 科目:初中语文 类型:试卷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之美,2分,问题,杨柳,下面,4分
预览图 5
初中语文 初中语文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2025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卷 第一部分(18分) 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问题。(6分) 散文素有“美文”之称,它除了有深挚的情感,精辟的见解,优美的意境外,还有清新隽永、质朴无华的文采。朱自清的《背影》集中表现了父亲背影的形象,体现了永恒的父子之情,感人至深;《白杨礼赞》通过对秀颀挺拔的白杨的刻画,讴歌了昂扬刚健的民族精神,激人奋起;《散文二篇》思考生命的永恒与人生的真dì, ;汪曾祺笔下鲜yú的菌子,芬芳的缅桂花,卖杨梅的苗族女孩等,无不展现了昆明雨季中寻常生活的美感与诗意。 (1)给加点字注音。(2分) 隽( ) 颀( ) (2)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dì( ) yú( ) (3)填入横线最合适的成语应为:( )(2分) A.若有所思 B.发人深省 C.困心衡虑 D.多谋善虑 2.为了提高同学们对互联网的正确认识,某中学八年级(1)班开展了以“我们的互联网时代”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4分) (1)请写出你从下图表中得出的结论。(答案中不得出现数字)(2分) 朋友圈分享内容占比 (2)拟写新闻标题。(20字以内) (2分) 财联社2022年2月16日电 欧盟委员会负责内部市场的委员布雷顿当地时间15日宣布,欧盟将推出“安全星座”计划,建设一个基于卫星通信的覆盖全欧洲及非洲部分地区的互联网。这项计划将在未来十年内发射2万颗低轨道卫星,总投资约60亿欧元。 3.同学们放眼远望,请完成古诗文填空,领略更多的山水美好。(8分)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1) ,(2) ”(王绩《野望》)的色彩和谐之美;“(3) ,(4) ”(王维《使至塞上》)的雄浑悲壮之美;“(5) ,云生结海楼”的绮丽变化之美;“(6) ,隐天蔽日”的高峻雄浑之美.;“(7) ,(8)_____”(崔颢《黄鹤楼》)的日暮怀归之美。 第二部分(52分) 4.阅读下面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5分)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春兴 杨柳阴阴①细雨晴, 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乡梦, 又逐春风到洛城②。 注:①阴阴:形容杨柳幽暗茂盛。②洛城:洛阳。本诗诗人武元衡的家乡在洛阳附近。 (1)这两首诗均写到了春天的“杨柳”,却呈现出春天的不同阶段,具体来说,《钱塘湖春行》描写的是初春的景色,《春兴》描写的是 的景色。因为《春兴》中的“杨柳”的特点是 。(2分) (2)请结合这两首诗的最后两句,分别分析作者所表达的情感。(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14分) 中秋日,余病初愈。于将晚时,偕芸及余幼妹,一妪一婢扶焉,老仆前导,过石桥,进门折东,曲径而入。叠石成山,林木葱翠,亭在土山之巅。循级至亭心,周望极目可数里,炊烟四起,晚霞灿然。携一毯设亭中,席地环坐,守者烹茶以进。少焉,一轮明月已上林梢,渐觉风生袖底,月到被心,俗虑尘怀,爽然顿释。 (节选自《浮生六记》) 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 (1)余病初愈( ) (2)携一毯设亭中( ) (3)席地环坐( ) (4)爽然顿释( )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与“亭在土山之巅”中“之”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何陋之有 B.择其善者而从之 C.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D.春冬之时 7.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循级至亭心,周望极目可数里。 (2)一轮明月已上林梢,渐觉风生袖底。 8.文中作者的心境发生了什么变化?请简要分析。(3分)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11分) 【材料一】 ①传统医学认为,病邪侵袭咽喉的时候,会出现咽喉疼痛,下至肺脏就会出现咳嗽,肺不布津,肺气被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