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调研考试 高二地理试卷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75分钟,
组卷网,总分100分。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请用2B铅笔和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指定区域内作答。 一、单项选择题:共23题,每题2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下图为我国某中学生绘制的所在地二至日太阳视运动轨迹示意图。图中O点为观察者所在位置,甲、乙、丙、丁为观察者所在地的地平面上四个方位,戊、己为观察者在二至日观测到的正午太阳位置。据此完成小题。 1. 图中表示正北方位的点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 当O点观察者测得当地正午太阳高度为45°,则太阳直射在( ) A. 21°34′S B. 23°26′N C. 21°34′N D. 23°26′S 读太阳光照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3. 图中A地的昼长是( ) A. 8小时 B. 12小时 C. 16小时 D. 20小时 4. 假若此时④地昼长为11小时,则②地的昼长是( ) A. 13小时 B. 11小时 C. 12小时 D. 9小时 图中甲为福建省著名的花岗岩景观图,乙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5. 图乙中序号代表的地质作用对应正确的是( ) A. ①一地壳运动 B. ④一固结成岩 C. ⑤—重熔再生 D. ⑥一变质作用 6. 图甲的岩石类型属于图乙中的(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7. 塑造图甲所示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冰川侵蚀 B. 流水搬运 C. 风化侵蚀 D. 风力沉积 石环是一种特殊的地表形态,主要表现为泥土和小的岩屑集中在中间,岩块被排挤到周边,呈多边形成近圆形。下图为石环形成过程示意图和某地石环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 石环形成过程中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 冻融作用 B. 流水搬运作用 C. 冰川沉积作用 D. 风力侵蚀作用 9. 图中最可能有石环景观的地形区是( A. 华北平原 B. 青藏高原 C. 四川盆地 D. 东北平原 下图为中纬度大陆东岸某地区地质构造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 图中( ) A. 甲处地质构造为向斜 B. 乙处为背斜山地 C. 丙处为圆锥形火山 D. 丁处为断裂谷地 11. 图中乙处最可能看到( ) A. 风沙地貌 B. 冰川地貌 C. 喀斯特地貌 D. 三角洲地貌 12. 丙地海拔较高的主要原因是( ) A. 岩体断裂,大幅度上升 B. 花岗岩抗蚀力强 C. 火山喷发物堆积形成高地 D. 岩层褶皱隆起 我国某山地上的公路呈“S”形弯曲(如图),形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引来了许多游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 该公路修建成“S”形的主要目的是( ) A. 制造旅游景观 B. 减小山地坡度 C. 降低修建难度 D. 减轻水土流失 14. 据统计,1月份该公路交通事故较多,其原因最可能是( ) A. 道路结冰,车辆易发生侧滑 B. 车流量大,容易追尾 C. 弯道较多,车辆视野受限 D. 阴雨天多,能见度低 15. 该公路靠山壁的一侧有混凝土砌成的挡土墙,墙上有很多孔洞,推测孔洞的主要作用是( ) A. 预留检修孔洞,便于维修 B. 为固定铆钉所留,便于施工 C方便土壤透气,防止异味 D. 排出表土中水分,防止滑坡 下图为某年7月10日12时亚洲太平洋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6. 甲地四周的气流运动状态() A. 顺时针向中心辐合 B. 逆时针向中心辐合 C. 顺时针向四周辐散 D. 逆时针向四周辐散 17. 此段时间北海道的天气是() A. 阴雨连绵 B. 晴空万里 C. 气温上升,多连续性降水 D. 降温、大风、阴雨天气 18. L天气系统对长江中下游地区农业生产带来的影响可能是() A. 高温干旱 B. 低温冻害 C. 沙尘淹没农田 D. 缓解旱情 下图为世界部分地区三圈环流示意图,箭头表示气流的运动方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 下列关于图中各序号的说法,正确的是() A. ①③的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