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 / 统编版(部编版)(2024) / 三年级上册(2024) / 第一单元 / 1 大青树下的小学 / 编号:22012930

1.《大青树下的小学》课件(共40张PPT)

日期:2025-10-03 科目:小学语文 类型:课件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民族,不同,孩子们,学校,学习,课文
预览图 12
小学语文 小学语文
(课件网) 1 大青树下的小学 看,一群来自不同民族的小朋友,他们早早地起了床,迎着朝阳,踩着露珠,蹦蹦跳跳、高高兴兴地朝同一个地方走去,你们知道他们要去哪儿吗? 大青树下的小学!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云南省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副主任。1973年在《云南日报》发表第一篇儿童文学作品《海花》。80年代以来主要致力于儿童散文和散文诗创作,出版有散文、散文诗集《歌溪》《凉山的风》《风雨集》《珍珠雨》《小鸟在歌唱》《走月亮》。 ★初读课文 要求: 1.大声地朗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2.边读边思考,这所小学美不美呢? 早晨 穿戴 鲜艳 服装 打扮 校园 敬爱 国旗 敬礼 铜钟 教室 朗读 安静 树枝 这些 好奇 招引 古老 粗壮 枝干 影子 字词乐园 读写词语 坪 bà hàn 族 汉族是中国人数最多的民族。 yàn 鲜 艳丽 bàn 打 yáng 飘 表扬 dú 朗 róng 球花 shuāi jiāo 尾竹 fèng jié 白 清洁 整洁 上课和下课的情景(第2、3段) 我们发现,课文从两个方面介绍了大青树下的小学的“特别”之处: 上学路上和来到校园的情景(第1段) “从”字开头的排比句写出小学生们来自不同的地方。 运用“有…有…有…还有…”句式,体现了这所学校的民族特色,表明学校的学生多,而且都是来自不同的民族。 清晨,阳光洒在山坡上、坪坝里,以及开满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唤醒了沉睡的大地。从四面八方,走来了许多小学生。他们中有汉族的,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还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尽管大家来自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但每个孩子都带着灿烂的笑容,怀揣着对知识的渴望,走向同一个目的地———学校。 那鲜艳的服装,把学校打扮得绚丽多彩。 五彩缤纷 五颜六色 五彩斑斓 五光十色 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 团结友爱 这些小学生穿戴各异,服饰上体现了各自民族的特色。傣族的孩子穿着色彩鲜艳的筒裙,景颇族的孩子们则佩戴着精美的银饰,阿昌族和德昂族的学生们也各自穿着具有民族风情的传统服装。汉族的孩子们虽然服饰相对简约,但同样充满了朝气。这些五彩斑斓的服装,不仅展示了各民族的文化魅力,也为校园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尽管穿戴不同,但当孩子们走进校园,他们便成了好朋友。在这里,大家不分民族,不分彼此,共同学习,共同成长。孩子们在课堂上互相帮助,在课间一起玩耍,分享彼此的快乐和烦恼。这种纯真的友谊,超越了民族的界限,体现了中华民族团结友爱的精神。 在校园里,小鸟在欢快地歌唱,仿佛在为新的一天奏响序曲。同学们向小鸟们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校园里充满了欢声笑语,洋溢着青春的活力。老师们也早早地来到学校,准备好一天的课程,迎接孩子们的到来。整个校园充满了生机和希望,展现出一片和谐美好的景象。 ②“当,当当!当,当当!”大青树上的铜钟敲响了。 我们学校的上课铃声是电脑播放的,而大青树下的小学是敲响铜钟,真是太有意思了! 运用拟人的手法,通过对窗外景物的描写,突出了“安静”二字,小动物静止不动是为孩子们的书读得好听所吸引和不忍心打扰孩子们的学习,感受到孩子们读书读得认真,读得入情入境,读得有声有色。 上课铃响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纷纷走进同一间教室,开始了一天的学习。尽管大家来自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但在课堂上,他们都是认真学习的好学生。课堂上,同学们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清脆悦耳,充满了童真和活力。朗读声在教室里回荡,仿佛一首美妙的交响曲,让人陶醉。 当同学们在教室里认真朗读课文时,窗外却是一片宁静。树枝静静地垂着,不再随风摇曳;鸟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