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高2026届高二上第三期入学考试 地理试题 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选题(每题1.5分,) 2022年8月15-18日,第29届国际地理学信息学大会于中国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会议召开期间,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位于右图中的( ) A. a和b之间 B. b和c之间 C. c和d之间 D. d和a之间 2. 根据左图分析,会议召开期间,太阳直射点运动情况正确的是( ) A. 太阳直射点在①和②之间且向北运动 B. 太阳直射点从③处向南运动 C. 太阳直射点在②和③之间且向南运动 D. 太阳直射点从④处向北运动 3. 若地球不自转只公转,则( ) A. 黄赤交角变为0° B.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周期不变 C. 热带范围变大 D. 昼夜交替现象消失 4. 月相变化是地球上看到的最显著的天文现象之一,与我们的生活关系密切。我国古诗词关于月相的描述较多,如李白《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完成下面小题。下图中符合诗句所描述月相的是( ) A. 图① B. 图② C. 图③ D. 图④ 读下面四幅昼夜分布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完成下面小题。 5. 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正值日落的是( ) A. ①地 B. ②地 C. ③地 D. ④地 6. 四幅图中昼夜等长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读北极点为中心的示意图,回答小面小题。 7. 若阴影部分表示黑夜,甲地的时间为( ) A. 8时 B. 9时 C. 15时 D. 16时 8. 若阴影部分为7月6日,非阴影部分为7月7日,北京为( ) A. 6日8时 B. 7日8时 C. 6日20时 D. 7日20时 中国古人将太阳周年运动轨划分为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统称“二十四节气”。它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是中华。下图为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 立春到立夏期间乐山( ) A. 正午太阳高度增大 B. 日出时间越来越晚 C. 日落时间越来越早 D. 正午旗杆影子变长 10. 与立冬节气相符的诗句是( ) A. 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 B. 更无柳絮因风起,唯有葵花向日倾 C. 昨夜清霜冷絮裯,纷纷红叶满阶头 D. 千杯浊酒吟风月,梅影疏香入栅栏 下图中虚线箭头表示的是物体原来的受力方向,实线箭头表示受地转偏向力后物体的运动方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 ①②③④⑤五处箭头所表示的物体实际运动方向正确的是( ) A. ①② B. ②④ C. ④⑤ D. ①⑤ 12. 与③处相比,④处( ) A. 角速度和线速度都大 B. 角速度和线速度都小 C. 角速度相等,线速度小 D. 角速度小,线速度相等 13. 当③处日出时,北京时间约是( ) A. 5时 B. 6时 C. 17时 D. 23时 下图为北半球某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4. 该地的纬度是 A. 3°26′N B. 10°N C. 13°26′N D. 23°26′N 15. N~M区间 A. 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正向北移动 B. 北半球昼长夜短,且昼渐长 C. 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正向南移动 D. 北半球昼长夜短,且昼渐短 16. M日期,该地日出方位为 A. 西南 B. 东南 C. 西北 D. 东北 贵州省铜仁市德江县洋山河大峡谷的溶洞内,有一枚“荷包蛋”石笋(图)。黄澄澄的“蛋黄”为水中的硫化物沉淀,由中心向周围颜色越来越浅,与外围的碳酸钙“蛋清”融为一体。经专家考察发现,这枚“荷包蛋”是被流水侵蚀后留下的石笋根部,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为独特的洞穴地质奇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 “蛋黄”颜色由中心向周围的变化说明( ) A. 洞底渗出的水从中心向周围流,含碳酸钙逐渐增多 B. 洞底渗出的水从周围向中心流,含碳酸钙逐渐减少 C. 洞顶滴落的水从周围向中心流,含硫化物逐渐增多 D. 洞顶滴落的水从中心向周围流,含硫化物逐渐减少 18. 形成这枚“荷包蛋”的地质过程可能是( ) A. 流水侵蚀石笋变矮→流水沉积形成石笋→硫化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