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授课信息 课题 海岸地貌与冰川地貌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两课时 授课人 教科书 湘教版普通高中教科书地理必修第一册 教学分析 课标分析 课标: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3~4种地貌,描述其景观的主要特点。 解读:通过材料、视频、图像等资料准确判断海岸与冰川地貌类型。掌握地貌的形成原因,简单分析地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了解海岸与冰川地貌的空间分布特点,通过观察和实验,学会描述景观特点,解释其形成过程。 教材分析 本课时是第二章《地球表面形态》第三节《喀斯特、海岸和冰川地貌》的第二、三课时,教材从海浪侵蚀与沉积、冰川侵蚀等外力作用入手,阐述了海岸地貌和冰川地貌的分布与特点。学生对于海岸地貌,特别是沙嘴、离岸堤、水下沙坝等缺乏感性认识,教学中充分利用图文资料并设置活动,突破难点。对于冰川地貌,教材只介绍了冰蚀地貌,教学时适当补充冰碛地貌,以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该部分是地球岩石圈内容的拓展延伸,是高中自然地理内容的重要组成,同时也为后面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等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为高一年级学生。他们对地理现象有较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学习兴趣浓厚,探究意识较强,在合作探究、自主解决问题等方面有巨大潜力。此前,学生已经对岩石圈与地球表面形态有了基本认识,但他们的地理知识偏重概念理解和理论分析,地理实践经验欠缺,探究能力尚待开发,因而本节课的探究活动有一定困难。从学习方法上看,他们已具备一定获取、解读信息的能力,但缺乏相关生活经验,对自然要素的相互作用没有整体的认识,综合分析能力不足,难以建立科学系统的人地协调观,需要教师进行启发引导。 教学目标 [区域认知]知道海岸地貌和冰川地貌的典型分布地方。 [综合思维]从自然地理要素相互作用的角度,认知海岸地貌和冰川地貌的成因。 [地理实践力]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图像,认识海岸地貌和冰川地貌类型。 [人地协调观]感悟自然之美,树立人地和谐的地理理念。 重难点 海岸地貌与冰川地貌的形成过程。 教学方法 讲授法、问题情景法、地图法、探究法等。 教学过程设计1 教学环节一:新课导入 教师与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师:播放海浪冲刷海岸的视频,提问:视频中的说的是哪两个世界在碰撞? 学生:(预设)海洋与陆地。 吸引学生注意力,以疑问的方式调动学生思维,并引入新课内容。 (过渡)这个相互碰撞的地带是什么呢?答案是海岸带,它连接着海洋和陆地,是两者间互相作用的“地带”,即海洋和陆地的过渡地带。接下来,让我们先一同走近海岸带的学习。 学生:跟随老师进行回顾思考。 知识铺垫,加深学生的认识。 教学环节二:新课讲授 教师与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海岸带 阐述海岸带的定义,引导学生理解概念,分别从相互接触和相互作用进行具体描述。 相互接触 教师:结合海岸的侧视图,讲授海岸(潮上带)、潮间带、水下岸坡(潮下带)的位置与特征,并进一步阐述海岸线与海岸带的区别。 海岸类型 教师:展示不同海岸类型图片,请同学观察这些海岸有何不同? 学生:(预设)物质组成不相同。 教师:阐述按照海岸的物质组成,可划分为淤泥质海岸、砂砾质海岸、基岩海岸、生物海岸等。进一步简单补充:各海岸的成因、特点、我国主要分布及其利用。基岩海岸的组成物质是坚硬岩石,耐冲刷,地质条件稳定,沿岸坡陡水深,利于港口建设,发展景观旅游;淤泥质海岸大部分由淤泥来组成,海岸带宽大,晒盐和滩涂养殖;生物海岸主要是有动物和植物来构成的,如:珊瑚虫堆积和红树林组成的生物海岸,保护海岸,抵御风浪侵蚀,保护生物多样性;砂质海岸是由颗粒较粗的砂和砾石组成,是开辟海滨浴场的理想之地,主要发源于河流入海口两侧,河流提供丰富的沙源,波浪再将入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