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合肥五中2025届高三年级生物学科教学评价 一、单选题 1. 关于下列微生物叙述,正确的是( ) A. 蓝藻细胞内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 B. 酵母菌有细胞壁和核糖体,属于单细胞原核生物 C. 破伤风杆菌细胞内不含线粒体,只能进行无氧呼吸 D. 支原体属于原核生物,细胞内含有染色质和核糖体 2. 中国营养学会对我国13个省市做过的一项调查表明,成人日平均硒摄入量为26~32微克,远低于学会推荐的最低限度50微克。硒又分为植物活性硒和无机硒,植物活性硒一般以硒蛋氨酸的形式存在,是人类和动物理想的硒源。下列关于细胞中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硒元素是植物细胞中必需的大量元素 B. 细胞中的所有元素在自然界中都存在 C. 各种生物细胞中含硒化合物种类相同 D. 硒摄入量正常就能保证动物正常发育 3. 种子萌发形成幼苗离不开糖类等能源物质,也离不开水和无机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种子吸收的水与多糖等物质结合后,水仍具有溶解性 B. 种子萌发过程中糖类含量逐渐下降,有机物种类不变 C. 幼苗细胞中的无机盐可参与细胞构建,水不参与 D. 幼苗中的水可参与形成NADPH,也可参与形成NADH 4. 许多生物在较高温度时,能受热诱导合成一系列热休克蛋白。热休克蛋白的主要功能是参与蛋白质的代谢,某些热休克蛋白可参与靶蛋白的折叠和去折叠过程,某些热休克蛋白参与蛋白质的降解过程。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 A. 热休克蛋白基因受到热刺激后转录程度增强 B. 超过最适温度使蛋白质肽键断裂造成蛋白质变性 C. 热休克蛋白可对空间结构异常的蛋白质进行去折叠 D. 降解变性的蛋白质有利于维持细胞的正常代谢活动 5. 氨基酸在人体内分解代谢时,可以通过脱去羧基生成CO2和含有氨基的有机物(有机胺),有些有机胺能引起较强的生理效应。组氨酸脱去羧基后的产物组胺,可舒张血管;酪氨酸脱去羧基后的产物酪胺,可收缩血管;天冬氨酸脱去羧基后的产物β-丙氨酸是辅酶A的成分之一。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人体内氨基酸的主要分解代谢途径是脱去羧基生成有机胺 B. 有的氨基酸脱去羧基后的产物可作为生物合成的原料 C. 组胺分泌过多可导致血压上升 D. 酪胺分泌过多可导致血压下降 6. 维持细胞的Na+平衡是植物的耐盐机制之一、盐胁迫下,植物细胞膜(或液泡膜)上的H+-ATP酶(质子泵)和Na+-H+逆向转运蛋白可将Na+从细胞质基质中转运到细胞外(或液泡中),以维持细胞质基质中的低Na+水平(见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细胞膜上的H+-ATP酶磷酸化时伴随着空间构象的改变 B. 细胞膜两侧的H+浓度梯度可以驱动Na+转运到细胞外 C. H+-ATP酶抑制剂会干扰H+的转运,但不影响Na+转运 D. 盐胁迫下细胞膜上Na+-H+逆向转运蛋白的数量可能会增多 7. 仙人掌的茎由内部薄壁细胞和进行光合作用的外层细胞等组成,内部薄壁细胞的细胞壁伸缩性更大。水分充足时,内部薄壁细胞和外层细胞的渗透压保持相等;干旱环境下,内部薄壁细胞中单糖合成多糖的速率比外层细胞快。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细胞失水过程中,细胞液浓度增大 B. 干旱环境下,外层细胞的细胞液浓度比内部薄壁细胞的低 C. 失水比例相同的情况下,外层细胞更易发生质壁分离 D. 干旱环境下内部薄壁细胞合成多糖的速率更快,有利于外层细胞的光合作用 8. 新冠病毒(SARS-CoV-2)和肺炎双球菌均可引发肺炎,但二者的结构不同,新冠病毒是一种含有单链RNA的病毒。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新冠病毒进入宿主细胞的跨膜运输方式属于被动运输 B. 新冠病毒与肺炎双球菌均可利用自身的核糖体进行蛋白质合成 C. 新冠病毒与肺炎双球菌二者遗传物质所含有的核苷酸是相同的 D. 新冠病毒或肺炎双球菌的某些蛋白质可作为抗原引起机体免疫反应 9. 现有一种天然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