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教学设计 一、新课标和教材分析: 课标分析: 【内容要求】 概念1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与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1.1 细胞由多种多样的分子组成,包括水、无机盐、糖类、脂质、蛋白质和核酸等,其中蛋白质和核酸是两类最重要的生物大分子 1.1.4 概述糖类有多种类型,它们既是细胞的重要结构成分,又是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1.1.5 举例说出不同种类的脂质对维持细胞结构和功能有重要作用 【教学提示】 在本模块的教学中,教师要组织好观察、实验等探究性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增加感性认识,克服对微观结构认识的困难,使学生领悟科学研究的方法并习得相关的操作技能。结合生物个体水平的知识、化学和物理学知识以及学生的生活经验,突破学习难点。 【学业要求】 从结构与功能相适应这一视角,解释细胞由多种多样的分子组成,这些分子是细胞执行各项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生命观念、科学思维) 教材分析: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是高中生物必修1教材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本课主要内容是糖类的分类及其作用,明确了糖类是细胞中重要结构,又是主要能源,还讲了脂质的分类及功能,以及生物大分子是以碳链为骨架,其中糖类和脂质的学习更为重要。学生在学习了本节课后能够对糖类和脂质有清晰的认识和区分,对生物的学习以及生活上都有重要的意义。 二、学情分析: 1、性格特点: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一学生,他们有极强的学习热情和探索欲,喜欢探究这些贴近生活的生物学知识。 2、学习能力:高一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具有一定的观察和认知能力,分析思维的目的性、连续性和逻辑性已初步建立,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较高,课堂上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不断思考,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教师在讲解内容时可借助多媒体技术,帮助学生识记和理解。 3、认知水平:学生在初中时学过有关糖类、脂肪的功能,但内容十分简单,仅是介绍性的。学生对糖类的种类、结构和功能及脂质的种类并不了解,而且化学还没学习过有机物这部分知识,所以对学生来说,糖类的结构这部分知识较难理解。 三、教学目标: 1.过糖类和脂质的学习,形成生命的物质与能量观。。(生命观念) 2.归纳概括糖类和脂质的种类、作用和相互关系。(科学思维) 3.结合糖尿病、高血脂等疾病了解糖类、脂质与人体健康的关系(社会责任)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 糖类的种类和作用。 (2) 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2、教学难点: (1) 多糖的分子结构及作用。 (2) 脂肪的分子结构及作用。 (3) 糖类与脂质的相互转化。 五、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新课引入 【创设情境】展示秋天的地一杯奶茶点单,让同学们进行点单。提示:奶茶有不同甜度和冰度。 讨论:1. 秋天的第一杯奶茶该怎么点? 2. 不同的甜度之间有什么区别? 学生自由讨论,提出自己的点单攻略,并且思考问题,回答:不同甜度意味着蔗糖的添加量不同。 播放视频,激发学生兴趣, 激发学生对糖类结构与功能的探索欲。 基础知识讲解 讲解:糖类由C、H、O三种元素组成,根据是否能够水解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 提出问题:为什么糖类又名碳水化合物? 讲解:以汉字的结构讲解糖类分子的结构,引导学生区分单糖、二糖和多糖。 认真听讲解。 互动回答问题:教材中提到,多数糖类分子中氢原子和氧原子之比为2:1,类似水分子,因此糖类又被称为碳水化合物。 通过讲解,引导学生系统地构建糖类知识体系,构建知识框架。 互动回答问题,提高学生搜集资料和提取信息的能力。 以汉字结构讲解糖类分子的分类,形象生动,更能让学生体会三种糖类结构的区别。 糖类结构与功能的探究。 糖类结构与功能的探究。 【任务1】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本23-24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