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试题 2025.1 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细胞在低渗溶液中急性膨胀后,通过调节使细胞体积收缩的过程称为调节性体积减小(RVD),RVD过程中会出现短暂的K+外排,随后Cl-和H+持续外排。利用K+通道阻断剂和Cl-通道阻断剂处理星型胶质细胞,均可抑制RVD发生的程度,利用H+泵活性抑制剂抑制细胞外酸化后,会使K+外排增强,时间延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RVD过程中细胞体积收缩与细胞内渗透压降低有关 B.与细胞外相比,星型胶质细胞内的K+浓度高,Cl-浓度低 C.H+的外排可能会使K+通道关闭,进而使K+外排减弱 D.RVD过程伴随着转运蛋白活性的改变和细胞骨架的更新 2.瘦素是由脂肪库的脂肪细胞分泌的一种蛋白质,瘦素参与调控体重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瘦素通过负反馈机制维持体内脂肪稳态 B.交感神经属于自主神经系统,但也受大脑皮层的调控 C.瘦素抵抗的小鼠,体内脂肪含量显著增加 D.瘦素通过与下丘脑神经元内部的受体结合发挥作用 3.莫罗氏反射是指当婴儿受到突发性的强刺激时产生的一种防御性反射,表现为面部及躯体肌肉的快速收缩,之后往往还伴随着当下行为的终止以及心率的增加。这种反射在3~5个月内消失。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是神经系统 B.莫罗氏反射的消失体现了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C.增大神经元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可以提高神经元的敏感性 D.莫罗氏反射过程中兴奋的传导和传递都是单向的 4.鸟类是恒温动物,一般冬天不会冬眠,但小鸱鸺在冬季寒潮袭击时,会进入冬眠状态,它们的体温由平时的40℃降到20℃左右,心跳和呼吸等生命活动都明显降低。科学家在某些冬眠动物体内发现了一种能诱发冬眠的特殊蛋白质———冬眠激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冬眠时小鸱鸺的血糖消耗速率明显降低 B.冬季,小鸱鸺进入冬眠后机体的散热量增加 C.冬眠机制可应用于延长移植器官的“保质期” D.进入冬眠前后,小鸱鸺的内环境会发生明显改变 5.伤害性刺激作用于机体时,痛觉感受器会产生兴奋并传至大脑皮层,产生痛觉。人体内的脑啡肽和人工合成的TTX都有镇痛效果,调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伤害刺激使机体产生痛觉属于非条件反射 B.脑啡肽与痛觉神经递质能引起相同的膜电位变化 C.TTX和脑啡肽都能直接作用于Na+通道 D.图中感觉神经元的突触小体膜上能发生电信号到化学信号的相互转换 6.细胞被病毒感染后,细胞膜上的MHC蛋白将病毒的抗原呈递在细胞外侧。Tc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识别并结合MHC蛋白上的抗原后被激活,并大量增殖。增殖后的Tc细胞分泌穿孔素和颗粒酶,穿孔素在靶细胞膜上形成孔道,颗粒酶经孔道进入靶细胞,与一种抑制DNA酶活性的小分子蛋白结合,最终使DNA片段化,靶细胞死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上述过程体现了免疫系统的免疫防御功能 B.穿孔素、颗粒酶都属于免疫活性物质 C.辅助性T细胞参与上述过程中Tc细胞的活化 D.颗粒酶通过催化DNA水解发挥作用 7.拟南芥的向光性是由蓝光激发的。隐花色素CRY蛋白和向光素PHOT为拟南芥的两种蓝光受体,利用CRY蛋白缺失突变体(cry)、PHOT缺失突变体(phot)和野生型拟南芥进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蓝光可导致CRY蛋白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