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评估测试卷 (总分:100分 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1~10小题每题3分,11~12小题每题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七个聚焦”,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聚焦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这 ( ) ①说明人的生命最宝贵,生命是无价的 ②体现了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 ③说明党和政府致力于满足人民实际的利益和需求 ④说明中华文化已经贯穿于全部实际生活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家境贫寒,没有文凭和导师,地处穷乡僻壤,但他一直锲而不舍,即使卧床三月仍翻书不止,最终取得了成功。这 ( ) ①说明他既怀抱梦想,又关注现实 ②意味着只有身处困境才能取得成功 ③说明他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 ④在他身上体现了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中华五千多年的优秀传统文化,留下了许多闪闪发光、引人深省的古语。它们或体现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或体现推己及人、和而不同的处世之道……下列古语启示我们在生活中知廉耻,懂荣辱的是 ( ) ①羞恶之心,义之端也 ②小不忍,则乱大谋 ③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④闻过即改,知耻而后勇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4.和谐社会需要“拒绝冷漠、传递温暖”,我们要做一个传递温暖的学生。下列事例体现这一理念的是 ( ) ①雏鹰小队坚持节假日到社区看望老人 ②身穿“红马褂”当好“交通协管员” ③杜某两耳不闻他人事,一心只把书读好 ④拄拐杖男子摔倒,路人唯恐避之不及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5.下列诗句反映的共同思想理念是 ( )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 A.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 B.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 C.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 D.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 6.(2024海口模拟)2024年5月30日,习近平主席在中阿合作论坛第十届部长级会议讲话中强调,面对更加多元的世界,对话多一分、对抗就少一分,包容多一点、隔阂就少一点。这体现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核心理念是( ) A.尚和合、求大同 B.守诚信、崇正义 C.讲仁爱、重民本 D.知廉耻、懂荣辱 7.2024年5月3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给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之江小学的学生们回信,希望同学们树立远大志向,珍惜美好时光,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争做爱党爱国、自立自强、奋发向上的新时代好少年。这启示我们 ( ) ①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②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③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④积极进取,向着更高更远的目标努力奋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8.大学生何平最多时一周做7份兼职;她是家庭的“顶梁柱”,照顾瘫痪在床的父亲和患间歇性精神病的母亲;带着患先天性心脏病的弟弟一起读大学,被网友称为“向日葵女孩”。她的感人事迹启示我们 ( ) ①践行传统美德,做自强不息的人 ②面对困难和挑战应自立自强 ③做见义勇为的人,捍卫正义 ④要孝敬老人,爱护亲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诸葛亮把“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作为“修身”之道;朱子将“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当作“齐家”的训言;毛泽东以“厉行节约,勤俭建国”为“治国”的经验。这说明 ( ) A.中华传统美德内涵丰富,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精髓 B.勤俭节约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敬业的要求 C.只要保持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作风,就能成才 D.勤俭节约是中华传统美德,是世代相传的精神财富 10.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写道:“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 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