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 / 浙教版(2024) / 七年级下册(2024) / 第1章 生命的结构与生殖 / 第3节 植物的生殖与发育 / 编号:22268366

植物的生殖与发育(第2课时(课件 26张PPT+视频素材)

日期:2025-02-02 科目:初中科学 类型:素材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种子,结构,子叶,菜豆,萌发,玉米
预览图 0
(课件网) 1.3 植物的生殖与发育 第2课时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 新知导入 新知讲解 种子的结构 种子会萌发出幼苗,再生长发育、开花结果。不同植物的种子在形态、大小等方面存在差异,但种子的结构却是基本一致的。 探究实践: 观察种子的结构 目标 器材 过程 认识种子的结构,学习观察种子结构的方法。 培养皿,刀片,镊子,放大镜,滴管,稀碘液,浸胀的菜豆种子,浸胀的玉米种子 1.观察菜豆种子的结构 (1)取一粒浸胀的菜豆种子,观察并描述它的外形 菜豆种子与果皮相连的种脐处像内凹陷,种子呈肾形 使种子吸水膨胀,易于剥离种皮,观察种子的内部结构。 (2)剥去种皮,掰开子叶,对照下图,用放大镜观察菜豆种子内部各个结构的形状及位置。 (3)用刀片在菜豆种子的子叶上划几行,再滴上稀碘液,能看到什么变化?这些变化说明什么?。 能看到子叶被稀碘液染成蓝色 说明子叶中含有大量的淀粉(淀粉遇碘变成蓝色) 用力要轻,防止损坏内部结构 为了方便碘液进入子叶中,使颜色变化更明显 2.观察玉米种子的结构 (1)取一粒浸胀的玉米种子,观察并描述它的外形。 (2)对照图,用刀片在玉米种子中央纵向剖开,用放大镜观察玉米种子内部各个结构的形状及位置。 (3)在玉米种子的剖面滴上稀碘液,能看到什么变化?这些变化说明什么? 避免看不到完整的内部结构 玉米种子的果皮很薄,与种皮紧贴在一起,种子呈心形。 玉米种子由种皮(和果皮)、胚、胚乳三部分组成。 可以看到胚乳被碘液染成蓝色,说明胚乳中含有大量的淀粉。 3.根据观察,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在结构上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尝试用列表的方式进行比较。 实验中,往菜豆种子的子叶上滴加稀碘液之前,要用刀片在子叶上划几行,为什么? 问题讨论 为了方便碘液进入子叶中,使颜色变化更明显 比较项目 菜豆种子 玉米种子 不同点 子叶数 两片 一片 胚乳 无 有 营养物质储存部位 子叶 胚乳 相同点 都有种皮和胚,胚都由胚根、胚芽、胚轴、子叶四部分组成,都有供胚发育的营养物质。 胚是由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组成的,是新植物的幼体。种皮可以保护里面幼嫩的胚。有的种子还有胚乳。子叶或胚乳里含有丰富的淀粉、脂肪、蛋白质等营养物质,这些营养物质能够供胚发育成幼苗。 思考与讨论: 菜豆、大豆等豆类种子中的哪个结构是人食用的主要部分?面粉主要是由小麦种子的哪个结构加工而成的? 菜豆、大豆等豆类种子种的子叶是人食用的主要部分; 面粉主要由小麦种子的胚乳加工而成的。 种子的萌发 探究水、温度、空气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探究实践: 目标 器材 过程 探究种子的萌发的外部条件,学习应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方案。 锥形瓶,瓶塞,绿豆(或黑豆、豌豆等),水 1. 研究种子萌发条件时,我们先要列出可能影响种子萌发的所有因素,如水、温度、空气等。我们如何探究这些因素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呢? 2. 如图是探究种子萌发条件的实验方案,这个方案能研究哪些因素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实验中的变化因素称为变量。其中由研究者操控的变量为自变量;因自变量变化而变化的量叫因变量。当设计受多个变量影响的研究方案时,每一次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变量,而控制其余几个变量不变,从而研究被改变的这个变量对事物的影响,这种研究方法叫控制变量法。 3. 分析上图中实验方案中各处种子的环境条件,填入表格? 水分 空气 温度 甲 乙 丙 丁 (1)若要研究水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应将图中的哪两组实验进行比较? (2)研究时,能否将丁组种子与甲组(或乙组)种子的萌发情况进行比较? 为什么? × × √ √ √ √ √ √ 20℃ 20℃ 20℃ 0℃ 甲和丙 不能,因为实验中同时存在两个变量(水分和温度) (3)为什么每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